貨幣政策趨緊 中小鞋服企業鬧錢荒
工信部昨日發布“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春季報告”指出,從今年頭4個月情況看,我國資金環境總體偏緊,中小企業融資難更加突出。央行貨幣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動性過剩的同時,也加大了企業資金壓力,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難度加大。今年央行兩次加息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不斷上升,目前,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的綜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遠遠高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報告建議,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繼續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以及工信部與四大商業銀行簽訂的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合作協議,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子。成都晚報記者
江浙粵閩中小企業遇“錢荒”扎堆倒閉
入夏以來,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的中小企業卻有“過冬”的感覺。一方面,去年以來央行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導致銀行“差錢”;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由于貸款困難,資金鏈緊張,越來越“玩不轉”。在央行緊縮銀根和勞動力成本提高、歐美市場萎縮等因素擠壓下,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扎堆倒閉。
現象1 江蘇 銀行企業都差錢
江蘇省鎮江市鎮陽電子元器件廠是一家民營企業,其廠長毛敏日前告訴記者,今年初廠里還有30多名工人,現在只剩下不到10人了。即使這樣,由于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工廠資金無法周轉,已發不出工資。
毛敏說,由于央行貨幣政策趨緊,今年江浙一帶民間借貸市場活躍起來。從民間貸款公司貸款,只需用房產做抵押,但利息高得嚇死人,短期借貸月息4-8%,甚至15%。
毛敏無奈地說,由于銀行不愿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當地很多中小企業一夜之間就倒閉了。
“把板子打在銀行身上,銀行要叫屈。因為準備金率一次次提高,銀行也差錢,只好惜貸。這是大環境決定的。”毛敏的兒子、在建行鎮江分行工作的毛震爭辯道。
現象2 浙江 比2008年還艱難
在趨緊的貨幣政策下,讓長三角的中小企業普遍鬧起了“錢荒”,以至于大量企業目前處于停工、半停工狀態。以小商品聞名的浙江省溫州市,也出現了中小企業因貸款無門而扎堆倒閉的現象。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