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幣結算四川做試點 鞋企有望得實惠
日前,央行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在去年7月先期啟動的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五個試點城市基礎上,此次征求意見稿將四川、江蘇、浙江、山東等14個省(市)也納入試點區域。
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國際部總經理王宇表示,本月內四川將很有可能實施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四川的進出口企業有望從中得到實惠。
好處:進出口可規避匯率風險
“我們每雙鞋要虧40多元人民幣。”看著匯率報盤,成都艾民兒鞋業有限公司李英說,去年和客戶簽訂合同時鎖定的結算匯率是9.8,現在歐元持續“縮水”,成本壓力太大了。如果匯率繼續波動,兩類行業的出口企業日子很難過。低端紡織業、加工制造業等一些基本沒有產品定價權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企業本來利潤就很低,已無調價空間。對外工程承包項下大型機電設備出口,受歐元貶值影響最大。
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國際部總經理王宇表示,對于用歐元結算的企業來說,必須先以人民幣換成美元,再以美元換歐元,存在兩種匯率風險。實施人民幣結算,這部分匯率風險可以被規避。
此外,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對于企業加快資金周轉及簡化進出口手續也有益。企業在國內以人民幣申請貿易融資要比外匯融資更容易,也不受銀行外匯貸款規模的限制。采用人民幣結算后,企業不再需要進行進出口核銷。
擔心:出口企業客戶說了算
“如果要求用人民幣結算,可能會造成客戶的流失。”四川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川企出口都是由客戶選擇結算的貨幣,出口方很難有話語權。
根據前期五城市近一年來的試點經驗,實行人民幣結算的企業中75%以上是從事進口貿易的。即使一些國外買家有意以人民幣進行結算,按照人民幣未完全可兌換的現狀,國外買家很難有足夠的人民幣做貿易支付。一些東南亞國家比較樂意接受人民幣結算,因為人民幣在那里屬于穩定、強勢的貨幣。但在歐美國家,貿易商一般沒有增持人民幣的條件和動力。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民幣在美國、歐盟、日本這些經濟體內的接受程度較差,成都市企業與其結算主要使用美元、歐元和日元,當前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利用進口貿易渠道推行人民幣用于進口的市場空間較小。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