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白領戀上傳統(tǒng)女紅 縫紉機重回滬上
“噠噠噠,噠噠噠噠……”縫紉機的響聲曾伴隨著上海人成長,當時心靈手巧的上海婦女幾乎人人都會奏這曲優(yōu)美的“音樂”。但是,隨著服裝行業(yè)的發(fā)展,自己縫制衣服的家庭越來越少,縫紉機逐漸在歷史舞臺中“謝幕”,成為很多人童年的記憶。
記者發(fā)現(xiàn),最近不少申城家庭又重新響起了的縫紉機聲。不過,這次圍著縫紉機忙碌的不再是奶奶、媽媽級的市民,而是一些“80后”時尚白領,她們開始戀上女紅,利用閑暇時間,用縫紉機在家制作布藝靠墊、手機套、桌布,甚至還制作一些簡單的裙子和衣服。
縫紉機的謝幕,上世紀紅極一時的上海縫紉機商店在90年代無奈歇業(yè)。如今,在這股“女紅”熱的帶動下,上周這個傳統(tǒng)老店順應潮流再次開張,出售海內外各類縫紉機。
一家在網(wǎng)上經(jīng)營縫紉機銷售的上海店家也告訴記者,今年店里生意“火得出奇”,售價1288元人民幣的電動縫紉機,僅僅5月份一個月就賣出了432臺。
在上海某醫(yī)院工作的“80后”張芳就是個“女紅”迷,從網(wǎng)上采購了一臺新式電動縫紉機后,張芳周末就“泡”在縫紉機前摸索研究。她告訴記者,小時候經(jīng)常看見外婆“踩”縫紉機,覺得很好玩,現(xiàn)在自己在家做這些小玩意才發(fā)現(xiàn)真是“樂趣無窮”。
與張芳的祖輩不同的是,與戀上女紅的“80后”們,不再是為了生活需要,她們樂此不疲的原因是“DIY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
記者看到,張芳使用的新式電動縫紉機比傳統(tǒng)的縫紉機更輕便和精致,功能也更加強大,甚至可通過USB線連接電腦,設計出個性圖案和文字。
媒體工作者詹露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女紅“高人”,因工作時間比較彈性,近一年來,詹露很多時候都在家研究如何制作各種女紅,她的房間里,除了一臺先進的縫紉機,還堆滿了各種從外面淘回來的線頭和花布。從小學習畫畫的詹露很有設計天賦,她設計的錢包、手機包、小掛包等,樣式獨特,花紋精美,常常被同事們爭搶一空。
“現(xiàn)在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打電話要我?guī)兔ψ鲥X包。”詹露說,“一到周末,就有很多朋友到家里來學做女紅,大家放下工作,一起交流設計圖案很放松的。也借此認識了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