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鞋企高打品牌戰略 抵制金融危機
一切競爭力源自品牌,“做品牌”是企業獨特的能力稟賦,但石獅還未建立起難以逾越的競爭門檻,每次提及石獅品牌,人們往往可以拉出一個長長的列表,可這個列表卻顯得紛亂蕪雜,既有位居國內一線的主流品牌,也有大量居于二三線的小品牌,甚至還有不少魚目混珠的“山寨品牌”。
盤點石獅的品牌資產,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層出不窮的當地品牌在未來還具有更廣闊的生存和擴張空間,石獅品牌存量可謂巨大;憂的是由于沒有規模化生產的成本投入,也沒有核心生產技術,仍有大部分企業在做一些內涵膚淺的中小品牌。
應該看到,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品牌將是石獅企業獲得市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差異化的品牌競爭中,腳步快的企業早已開始重新定位并進行市場細分。今年大批企業由外貿型轉向內銷型的市場頻繁動作,昭示的是不僅是外需市場的未卜前途,更積極的市場信息,應該是國內消費市場的日漸成熟,以及企業品牌發展的巨大動力。
另外,在上規模上市方面,我市企業雖已不斷發力,但力度和氣魄還可以更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個同期發展起來的兄弟縣市企業,已由胼手胝足的創業時代,進入狂飆突進的資本運作階段。當下政府正富于前瞻性地做品牌推手,結合石獅自身的城市定位,當地企業品牌應該先人一步,繼續領跑品牌競爭,不遺余力地贏得最后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