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紡企:“等貸”中難以喘息
被念了“緊箍咒”的銀根
“中國人民銀行6月14日決定,從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是央行自去年年初開始的連續第12次,也是2011年內的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從今年的1月開始,央行就開始了每月上調一次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步伐。此次上調之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1.5%的歷史高位,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也達到了18%的高點。而據估算,此舉將一次性凍結銀行資金近3700多億元。
再來看下面一組數字——5.85%、6.31%和6.80%,這一聯串的數字不是簡單的數字堆積,而是今年第二次加息后6個月貸款、一年期貸款和五年以上貸款的利率。這還不包括浮動利息,以廣東某商業銀行為例,銀行貸款利率上浮高達40%到50%,以此計算,則廣東中小企業貸款年利率高達8.83%到9.47%。
持續收緊的銀根和不斷的加息,讓大批中小企業感到喘不過氣。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春季報告》中指出,央行貨幣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動性過剩的同時,也加大了企業資金壓力,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難度加大。今年央行兩次加息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不斷上升,據有關機構測算,中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的綜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遠遠高于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相較目前的經濟形勢,如此高的貸款利率,確實給不少中小民企帶來困難。”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
今年3月份,全國工商聯歷時兩個多月,對16個省的中小企業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調研發現,當前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錢荒”問題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加嚴重。
其中,據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透露,全國工商聯在江浙地區對中小企業的調查顯示,江浙地區企業的狀況比2008年還要困難,難題之一就是資金短缺。
一份來自溫州市經貿委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當地企業普遍遭遇融資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的考驗,規模以上企業中近一半感覺資金面吃緊,中小企業狀況則更嚴峻。
僅從現在銀行貸款投放時間來看,也能感到銀根緊縮后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溫州市信用擔保行業協會會長郭炳鈔曾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正常情況下,企業貸款到期后,銀行會很快再續貸,流程只需一個星期左右,但現在續貸至少也要排隊等一個月。”
“服裝業的鼎盛時期,光磐石鎮上就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服裝廠,現在這個以服裝出名的小鎮只剩下20多家服裝企業了。”不少浙江的服裝公司負責人感嘆這一行不好做。
今年廣交會參展的湖南企業表示,目前企業的貸款利息壓力較大,而且物價指數居高不下,進一步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很大,企業在長期貸款時較為慎重。此外,由于銀行縮減了放貸規模,沒有足量抵押物的中小外貿企業從銀行貸款變得越來越難,部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6月7日,深圳銀監局發布首期中小企業運營暨金融服務指數顯示,深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和缺口加大、融資成本上升。相比去年年底,今年一季度企業融資需求環比增加10%;企業融資缺口環比增加22%。樣本企業平均授信余額環比增長2個百分點,融資成本環比增加21%。“融資難”普遍存在。
不受待見的中小企業
上海財經大學小企業融資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嘯在此前表示,一般來說,銀行信貸收縮,首先會收縮中小企業的貸款。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想從銀行獲得貸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根據之前的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導向,包括貸款在內的社會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受到冷落。二是基層金融系統對貸款實行連帶責任制,對貸款責任人實行連帶責任制度,加上基層銀行授權、授信不足,給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帶來一定困難。三是中小民營企業資本收益不相稱,影響到銀行貸款的積極性。銀行給中小民營企業貸款額度一般較小,且手續繁瑣,業務量大,費時費力,業務成本高,利潤小而風險大。因而銀行往往給幾十家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額抵不上給一家大中企業的貸款多,省時省力,風險小。四是為防范金融風險,金融系統中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方式實行抵押貸款或擔保貸款。中小民營企業資產規模小,企業發展急需資金,通常沒有有效資產做貸款抵押或質押,無法提供銀行通常需要的足夠的擔保。五是中小民營企業信息缺失也是銀行向中小民營企業放貸和投資的障礙。另外,現代企業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其財務制度建設與經營管理不規范,對銀行的決策易產生誤導。
“對于大企業,銀行是搶著貸款,但類似我們這樣的小企業,貸款比登天還難”。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
中小企業很難受到大銀行的關注,通常能夠選擇的也只有城市、農村商業銀行等中小銀行;其次,如果沒有擔保抵押來規避風險,即便一些中小企業愿意付出高利息,也拿不到銀行貸款。
渣打銀行中小企業理財部董事總經理林添富認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原因,主要是銀行的貸款門檻高、對固定資產抵押要求嚴格、審批流程復雜且周期長。
“現在可以說是中小企業的寒冬,融資成本高,而且難。”廣東某股份制銀行支行負責人說,現在中小企業的資金面普遍緊張,貸款需求很大,同時銀行的頭寸也很緊張,放款時爭取獲得較高的綜合收益,能貸到款的中小企業不多。目前,該行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一般比基準利率上浮40%到50%,企業接受上浮50%的利率,放款較快,40%的則要排隊,對于特別優秀的中小企業,也可上浮30%。而在去年,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僅上浮10%左右。同時,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門檻比以前抬高了,對于以前獲得貸款但如今經營不太出色的企業,往往停止續貸。
還未見“觸底”跡象
雖然僅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就已經很嚴重了,但似乎更嚴重的還在后面。
在《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春季報告》中,不樂觀地預計,二三季度CPI漲幅仍將較高,下半年宏觀調控將繼續從緊的貨幣和金融環境。加上國外不可控因素及當前部分地區旱情、電力等能源供應偏緊因素疊加,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預期,實體經濟運行將面臨各種保障要素供應的“緊平衡”和“硬約束”。
不僅如此,業內人士也認為,在總體流動性依然偏多和物價上漲壓力加劇的情況下,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將在2011年成為常態。渣打銀行預計2011年上半年將會有三次加息;摩根大通預計,年內將至少加息兩次;野村證券預計,2011年中國將進一步加息75個基點,并且央行將進一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00個基點,累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50個基點。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為,在6月或7月,仍然可能繼續加息。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存款準備金仍有很大的上調空間。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不存在絕對上限。
可以預見,“錢荒”還會隨著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上調不斷延續。因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導致銀行大量的資金被凍結,銀行將面臨“無錢可貸”。溫州市信用擔保行業協會會長郭炳鈔不無憂慮地說,如果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部分企業資金鏈可能會因此斷裂。
不僅是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預期明顯,作為中小企業中占據很大份額的外貿企業,還要承受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下調帶來的影響。
2010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為3.1%。進入2011年,雖然人民幣升值步伐有所放緩,但匯率仍然突破了6.5元關口,升幅超過了2%。
像服裝類的外貿企業,一般情況下,人民幣升值一個點,企業的利潤就要下降一個點,接單不賺錢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企業越來越缺錢。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鑒于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并面臨較強的通脹壓力,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走勢基本明確。交通銀行金研中心就分析認為,未來貨幣政策緊縮的力度和頻率將取決于物價回落的時點及幅度。他們預測,為抑制輸入型通貨膨脹,匯率升值的幅度也將會有所擴大。
同時,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下調預期仍然存在。雖然今年以來,出口退稅政策保持了基本穩定,對穩定企業預期產生了積極作用。但資源性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退稅率下調的可能性較大。
據業內人士統計,加上出口退稅的返點,中小型出口紡織服裝行業的利潤估計還不到10%。以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的晉江出口紡織服裝行業為例,一旦出口退稅率下調,晉江出口紡織服裝所遭受的沖擊可想而知。
不少湖南服裝企業也反映,如果服裝出口退稅從現在的16%下調至11%,大部分服裝企業將變為“負利潤”。
沒有了利潤,也就意味著企業沒有了錢。
運營中的資金困惑
You You Ka時尚童裝董事總經理彭俊良曾經是廣州時尚小魚的總經理,有著10多年童裝行業從業經驗的他在自己創業后遇到了融資的問題。彭俊良說:“去年,我的確遇到過資金缺口,當時考慮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向銀行貸款,一種是向民間游資借款。”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