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與行業共成長
又一屆CISMA正在緊羅密鼓的籌備進行之中,2011年的金秋九月,我們將再次相約上海。
每逢新一屆展覽會開幕,我總是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的領導下,在展覽工作人員的精心策劃下,在各專業企業的努力下,每當CISMA的序幕徐徐拉開時:
見到企業老總,會熱情地向我介紹這次企業參展的特色,精心的設計、充分的準備,眾多的產品,攤位的面積多少,流露出一股喜悅的心情;
遇到企業技術人員會侃侃而談企業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的情況,介紹它的特點,現場演示產品性能;
遇到銷售人員往往會說:來參觀的觀眾有多少,然后加上一句:實在對不起,有客戶正等著,一會再和您聊;
見到國外老客戶和參展商,會聽到他們對展會方方面面贊不絕口的夸獎和感嘆……
短短三、四天的時間,我全部轉上一圈都不夠,很累,——面積太大,產品太多,新的產品和技術不斷出現,目不暇接,還有很多專業活動、產品宣傳和推介,都沒有時間參加,直至閉幕,還留下不少遺憾。處處都充滿著驚喜,每一屆展會都讓我流連忘返,意猶未盡,我想,這也正是CISMA的魅力所在。
“青澀”起步
作為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的我,前后共參加了將近20屆的展會。記得第一次參會是在1989年8月,我剛到協會工作不久。回憶當時的情景,依舊像電影一般在腦海中一幕一幕清晰的浮現。
那一年,素有天堂之稱的杭州,迎來四方賓客,第三屆也是“90全國縫制設備展樣訂貨會”在這里舉行。當時展會選址在浙江展覽館,規模為4000平方米,參展企業才幾百家,展出的也只有20個系列的500多種產品。而且,家家幾乎都以標準攤位參展,一些大的企業參展的攤位面積也不足100平方米,攤位設計也較為簡單。展品以當時水平的工業縫紉機和家用縫紉機為主,高速平縫機和高速包縫機成為展覽的主力軍,部分繃縫機、釘扣機、鎖眼機等特種產品也開始在本屆展會中亮相。
不得不說的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值中國縫制機械生產企業轉型之時。當時國內市場上,家用縫紉機正在逐步向工業縫紉機方向轉移,真正生產工業縫紉機廠家還不多。同時,國內服裝生產企業剛剛興起,服裝出口還在初始階段,因此,當時的訂貨展覽會還是以國內服裝生產企業用戶和國內供應商為主。
隨著行業轉型發展速度的加快,展會也隨之不斷成長。1992年,展會從杭州轉到南京江蘇展覽館,面積增加到8000平方米,當時展覽參展商已經達到240家左右,因展位不足,在廁所邊也擺了一些攤位,相當擁擠,記得還有一些企業因種種原因未能進入展館,只能在場外設臨時攤位,號稱“擺地攤”。但是,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國內縫制設備行業在改革開放之后所取得的長足進步和成長。
此后,協會本著“為行業辦事、為行業服務、促行業發展”的宗旨,在廣大會員單位的支持配合下,自1987年第一屆到1995年第九屆,陸續以“展樣訂貨會”的形式先后在杭州和南京舉辦了早期的展會。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