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科服飾探訪錄
走進上海南翔工業園區,放眼望去,大大的紅色“拆”字刷滿了許多廠房的外墻。由于上海的產業升級,這里正進行著大規模拆遷,許多企業都開始把自己的生產基地向內陸或者周邊省市遷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坐落在南翔工業園區惠平路上的上海知科服裝有限公司自然也受到了波及。拆遷之后,知科的總部將搬遷到一公里以外的分廠,而大型的生產基地將遷往江蘇南通,目前基地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
招工困難,企業拓展不易
知科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獨資企業,創建于2002年,公司擁有自己的水洗廠、印染廠以及刺繡廠。公司主要生產針織類童裝(3、4歲)以及嬰兒裝(0~3個月),以純棉內衣系列為主(包括短褲、背心、爬爬裝等),此外也生產針織夾克外套,產品全部出口美國。記者探訪時,知科公司的工人正忙于加工美國GAP品牌的幼兒裝。
據設備科的楊師傅介紹,自金融危機之后代加工生產的利潤就不理想。目前工廠月產童裝幾十萬件,童裝的工價大約是0.5美元一件,而成人裝的工價大約是1美元一件,這樣的工價持續了一段時間。在外貿生產總量有所下降、棉花之類的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揚、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今年工廠的加工價格仍然沒有隨之上漲的跡象,代工生產的利潤在減少。
與此同時,用工問題又一次說明上海地區越來越不適合勞動密集型生產。目前知科公司開工的生產線有18條,每條線上大約有25名工人,這和最多時的20條生產線、每條線有30多人相比少了將近1/3。工廠里的工人大多來自安徽,以往工人們要托關系才能進入知科公司工作。這種好景,現在已經不可能再見到。楊師傅說:“如今老板都在想方設法減少工人的流失,老板甚至擔心眼下的招工難問題也會波及南通基地,對那邊的招工情況心存憂慮。”另據了解,該廠工人的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技術較好的熟練工也不過在3000元左右。在服裝企業熟練縫紉工奇缺的大背景下,這個工資水平與內陸一些省份相比,已經不具有競爭力。
設備雖普通,生產有要求
據記者現場走訪觀察,知科服裝的車間內有兄弟、飛馬、星菱、中捷等多個品牌的縫制設備,都是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常規機種。楊師傅說,服裝的縫紉品質主要由生產工藝和熟練工來保證,但工藝的落實和熟練工能力的發揮都少不了設備的助力。
為了提高針織設備的生產效率,工廠里的普通包縫機、繃縫機幾乎全部都加裝了電控系統。有的設備采用了同輝品牌的自動剪線裝置和賀欣的電控系統,有的設備采用了龍帝的自動剪線裝置和鮑麥克斯的電控系統。楊師傅說,這些裝置能實實在在地提高效率并節約縫線。就電控裝置而言,楊師傅推薦選用專業品牌,他認為雖然價格高點,但好用并且能用好幾年。
在知科公司的生產車間內,還有兩類設備十分重要。一類是切滾條機,其生產中經常要使用布條來包邊,這種機器必不可少。只要將布放好,切滾條機就會在旋轉中將布料切成條狀并卷成團,它不僅切布方便,而且切出來的布條寬度均勻。另一類就是大型洗衣設備,它就像大了幾號的家用滾筒式洗衣機,一次大約可以洗一千件童裝。這種設備集洗衣、烘干于一體,可以洗去布料上的灰塵,最主要的作用是對新生產的服裝進行事先縮水。
知科公司生產所用的設備并不特殊,但生產工藝卻對設備提出了許多要求。比如為了不傷及嬰兒的皮膚,生產中要求采用細軟的縫線。“我們原來使用的是50x2號的線,現在改為44x2號的線,線變細了就經常出現跳針、斷線的情況,需要時常調整縫紉機的部件。”楊師傅這樣說道。
楊師傅還特別提到釘扣機的一個問題:釘扣時,扣子下面的底線成十字結,客戶要求剪線之后所留下的線頭為兩條交叉,成兔耳狀,但有時剪線后留下三個甚至更多的線頭,此時只能手工剪掉一根。楊師傅認為,剪線后的結尾出現多根線頭,這是不少釘扣機目前無法克服的一個問題,無論哪個品牌的釘扣機都可能出現有多根線頭的情況。“通常少有客戶提出這樣的要求,設備生產商也就不會注意這個問題。”楊師傅最后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