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是否應該回調各方存有爭議
綜合媒體報導,時值年中,關于進出口稅收調整的博弈日趨白熱化。
與以往僅涉及出口退稅的調整不同,中高檔消費品即通常所說的奢侈品進口關稅加入其中,讓更廣泛的消費者開始關注這一話題。
出口退稅在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處于高位,是否應該回調,各方存有爭議。
贊成者認為,月度出口額不斷創下新高,適度回調無礙出口大局,而且可以減輕財政負擔,同時利于經濟結構調整;
反對者則認為,出口增速已連續兩月放緩,出口退稅下調或與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上漲,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因素迭加,對出口造成意外沖擊。
“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中國政府取消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開啟了金融危機后出口退稅回調之路。這一趨勢是否延續,在何種產品上、以何種幅度延續,成為出口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
今年年初,即有消息稱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等多部門正在醞釀繼續降低和取消以“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為主的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財政部3月曾提出一套調整方案,并在4月初會同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討論。
此后,有關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下調的消息逐漸細化。多家媒體報導稱,由于面臨貿易摩擦,鋁型材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會從13%下調至9%。而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中,也不斷傳出出口退稅率將下調的消息。
不過,這些消息并未得到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證實。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正在討論中,但具體如何調整尚不能確定。
6月14日舉行的2011年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表示,降低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純屬傳言,到目前為止,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政策改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6月15日也對記者表示,總體來講,出口退稅不應有太大變化,但個別種類比如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降低退稅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同時稱,出口退稅政策在過去幾年中被大家詬病,原因就是調整頻繁,作為一項政策,應該保持總體穩定。
事實上,姚堅的這一觀點,已成為政府、學者的共識。多位研究人員均建議,不要將出口退稅作為一種宏觀調控工具頻繁使用,而是要尋得其常態水平后保持穩定。
不過,何為常態水平,各方觀點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