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品牌如何打消消費者“對比”心理
“貨比三家”一直是所有消費者的共性,同時這種“精打細算”觀念作為我們成長中的一門必修課也一直被傳承著。萬事皆有“利”有“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消費觀念,造就了中國任意一個行業都必將面臨“挑剔”的大挑戰,其中,飽受稱贊與批評的中國鞋品牌更是在調試消費者的口味中不斷努力、發展與前進。
科技“興”鞋 打消消費者品質對比心
素有“鞋都”之稱的晉江在打造科技興“鞋”方面應該最具說話權的。因為晉江在掌控科技方面一直是主導著中國鞋行業的,并且晉江鞋企的技術創新步伐始終沒有放緩過。大的鞋企都設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同時和上游企業、科研院校展開合作。在晉江鞋博會上,設立了專門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易館。來自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院校的幾十項科研成果被引進。這些技術主要集中在制鞋工藝的改進、鞋材原料的發明創新等方面。而制鞋業上游廠商——鞋機企業,也根據鞋企的需求,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跟鞋企合作研發,創新設備和生產流程。盛達集團旗下新凱嘉機器,常年為安踏、361°等龍頭企業提供設備支持,同時也是這些企業的研發合作伙伴,“只有技術跟上企業發展的需求,才能有穩定的客源,靠拉關系,能生存,但不能發展。”其總經理蘇義陽說。
物美搶價廉 打消消費者價格對比心
溫州鞋一直以“物美價廉”著稱于世,從廉價鞋向高端鞋轉變,充分顯示了溫州鞋逆勢升級的能力,據分析,主要基于兩大因素:
一方面,溫州鞋的研發能力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使溫州鞋企具備了生產高檔鞋所需的研發能力,康奈和SATRA的合作以及奧康與GEOX的合作使康奈、奧康的研發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同時溫州鞋業的快速發展使溫州鞋業聚集了許多歐美的優秀設計師,直接推動了溫州鞋業的研發能力升級。
另一方面,溫州鞋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水平獲得了國際大牌的充分肯定。溫州鞋擠進高端市場靠的是“品質”,但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產品質量,而是系統性的產品質量,包括生產均衡化、細節、交貨周期、包裝等,講究的是“精益求精”。
打擊“李鬼” 打消消費者質量對比心
“李鬼”一詞在中國鞋行業可謂是人人皆而痛之,而在中國政府的大力協助下,“李鬼”在鞋行業中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了。
2011年溫嶺市公安局聯合工商部門,得到消息快速出擊,在橫峰街道馬鞍橋村工業區再次搗毀一仿冒名牌運動鞋的造假窩點。
當日,溫嶺市公安局經偵大隊聯合橫峰派出所民警和工商局工作人員組成的檢查小組獲取制假線索后,迅速趕到位于馬鞍橋村工業區的曼露鞋廠,在該鞋廠的三樓倉庫內,民警發現了一批仿冒“耐克”、“特步”的運動鞋,經清點共320箱計8200多雙,案值近6萬余元,檢查人員當場查封了該批貨物。
在“亮劍”專項行動中,該局經偵大隊聯合橫峰派出所,通過多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制鞋業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取得成效。
民警在橫峰街道西洋村托運站當場查獲了4000雙的假冒“康威”牌運動鞋和30箱600多雙的假冒“阿迪達斯”鞋子。聯合工商部門快速出擊,又搗毀了位于該市溫嶠鎮的一家制售假冒名牌運動鞋生產窩點,當場收繳了47箱假冒“阿迪達斯”牌運動鞋。由此不難看出,中國政府在打擊行業李鬼的決心,行業李鬼少了,消費者也就能放心的購買逞心如意的商品了,這也正是鞋行業最希望看到的,因為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就等同與保護了自己的利益。
筆者心得:都說眾口難調,無論中國鞋品牌怎樣傾盡全力的創新與前進,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味覺,但中國鞋品牌卻從未停止過,停止去打造中國特色,打造中國制造。在風云變幻的鞋市場中,中國鞋企更是將能夠得到所有消費者的認可為己任。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用一顆必勝的決心去面對,而對此,中國鞋品牌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那么祝愿這個“早有準備”鞋品牌早日登上世界鞋品牌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