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傾力打造信用之城 助推鞋業轉型升級
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曾經因為區域信用缺失嘗盡了苦頭。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溫州鞋企吸取教訓,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堅持不懈推進信用建設,重建區域信用。十年信用溫州建設,傾力打造信用之城,留下了無數個精彩的歷史瞬間。
十年“誠信日”,知恥而后勇
1987年8月8日,是溫州人刻骨銘心的一天。就在那天,杭州武林廣場上燃起一把大火,把“恥辱”二字深深烙印在溫州人的心中。自此,知恥而后勇的溫州人走上了重建溫州信用、重塑溫州形象的“誠信”之路。
1993年,溫州市政府引導溫州企業界樹立了“質量上、則溫州上;質量下,則溫州衰”的理念,確立了“質量立市”戰略,在全市實施“358質量系統工程”,即從1993年開始到2000年,分別通過三年、五年、八年的階段性努力,使溫州主要產品的質量逐步達到全省、全國先進水平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外挽回溫州產品的質量聲譽。1996年,溫州市提出“質量立市、名牌興業”口號,賦予“質量立市”以新內涵。
1999年12月15日,在新世紀的前夕,溫州人胸中壓抑了十二年的郁結之氣,終于吐出。那一天,成為溫州現代市場經濟進程中雋永的一筆。溫州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在浙江皮革協會領導以及溫州市領導的見證下,點燃了2000多雙假冒溫州名牌的劣質鞋,為所有溫州人長出了一口氣。當時的《經濟日報》說得好:“12年前一把火,燒溫州人的劣質鞋;12年后的火一把,溫州人燒仿冒溫州鞋的劣質鞋。”奧康的這把火,無疑是溫州在上個世紀90年代誠信意識覺醒的最好注腳。
2002年6月6日,溫州市委召開“信用溫州”建設動員大會,號召全市上下積極行動,全力打造“信用溫州”金名片。同年溫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正式將8月8日列為溫州的“誠信日”。今年8月8日溫州市迎來了第十個“誠信日”。
十年探索,十年建設,讓溫州在市場經濟的摸爬滾打中愈加明晰: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本質屬性,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沒有誠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場秩序,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更不可能真正形成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區域競爭中,信用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
在2002年的“誠信日”活動中,溫州市組織了萬人誠信簽名活動,拉開了信用建設活動的帷幕。
2006年“8·8誠信日”期間,溫州市與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家工商總局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企業信用論壇—走進溫州”大型活動,引起企業界的廣泛共鳴。溫州市信用辦與市工商局聯合組織企業全程信用管理培訓班,幫助企業增強信用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信用風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200多家企業參與了信用培訓。在聲勢浩大的誠信主題活動中,溫州市各行各業、社會各界、廣大企業紛紛自發組織,上演了一曲曲誠信奏鳴曲。
2007年8月8日,溫州的第六個“誠信日”,同樣在杭州武林廣場,以“信用溫州、品牌強市”為主題,點燃了第三把烈火,但這一次,是一把誠信之火,一把品牌之火,一把創新之火。52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溫州企業齊集杭州武林廣場,進行了品牌展示。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臺、浙江日報等國內、省內及香港特區共53家媒體,以及搜狐網、新浪網、浙江在線等互聯網網站,以多種形式,記錄下這一精彩的時刻。
2008年、2009年、2010年……“8·8誠信日”,讓誠信在溫州扎下了根。
建立信用制,更上一層樓
如果不從信用制度、信用體系建設入手,缺乏堅實的基礎,信用建設將永遠是那水中月、霧中花,無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溫州政府深明這個道理。
為了在更高層面上整合溫州的城市信用資源,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05年,溫州市政府委托國務院研究室編制了《溫州市現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方案》。《規劃方案》明確了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成為溫州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明燈”。
打造信用信息資源庫,是溫州政府在信用體系構建上的重要一步。2004年,溫州市政府出臺了《溫州市企業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啟動了企業信用信息交換平臺建設。至今,已有工商、稅務、質監、社保等19家單位參加信息交換平臺,系統匯集了十幾萬多家企業的基礎登記信息、100多萬條企業信用信息。企業在信用交換平臺上留下的信息,如同一張張 “電子身份證”,其信息將為考察企業信用提供依據,增加了企業的失信成本。
2005年,溫州市還引進了中誠信等國內知名征信第三方服務機構,對300余家企業和擔保公司進行資信評級。以市場的運作方式,更規范地推進企業自律。
加強監管、形成激勵,全方位實現企業的信用升級,是溫州市政府在信用體系構建上的重中之重。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溫州各部門、各行業加強資源共享,形成獨特的“政府主導,多方聯動,企業響應,市民參與”的溫州信用體系建設模式,以市場和政府的共同發力,打開溫州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局面:
溫州市工商系統、稅務系統全面啟動企業信用評價機制,推出企業信用監管和納稅信用等級評定,整合監管體系,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整治力度;溫州社保系統對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進行書面審查,建立起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檔案;溫州金融機構主動開展民間融資監測及調研工作,建立起銀行業與10個重點行業協會(商會)定期聯系會議制度,出臺了加強民間融資管理的意見和重大金融突發事件預警機制,有效引導了民間資金投向,規范了民間融資秩序。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