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成衣業考慮外移至孟加拉
面對國內市場能源短缺與電力中斷問題,加上勞工技術未盡熟練,另借貸成本上升與反產業之政府策略,皆使得巴基斯坦成衣業者考慮選擇如孟加拉、杜拜或中國大陸,作為其產業布局之新地點。
巴基斯坦成衣製造商與出口商協會(Pakistan Readymade Garments Manufacturers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 PRGMEA)主席Ijaz Khokhar向媒體透露,國際成衣買主將更加關切巴基斯坦的訂單,因為能源短缺造成許多貨品延遲發貨。
巴國政府取消進口貨品煺稅補貼(DLTL)計畫也意味著巴基斯坦成衣出口業者至少有210億巴基斯坦盧比套牢在政府手中,造成巴國中小企業資金流通的問題。
Khokhar主席表示此種情況,將迫使巴基斯坦成衣業向外發展。他解釋,孟加拉因與巴國文化相同,語言隔閡較少,是巴基斯坦企業最喜愛的布局地區。
孟加拉紡織產業具有不中斷且更為便宜的能源供應,而其勞動成本不僅更為便宜,且比巴國勞工更多了40%的效率;此外歐洲聯盟(EU)更以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GSP),提供孟加拉紡織成衣產品零關稅優惠。
Khokhar主席說明,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提供了孟加拉成衣出口商較巴基斯坦企業額外25-30%的利潤。加之,國際買主已在孟加拉設立辦事處與採購辦公室,巴基斯坦出口商也紛紛出差至孟國以接洽訂單。
Khokhar主席聲稱,許多菲薩拉巴德(Faisalabad)和喀拉蚩(Karachi)的針織與梭織成衣製造商與出口商也將其工廠全部或部分轉移至孟加拉,以維持和位于孟加拉的買主採購辦公室密切之聯繫。
在今年回教齋戒月之后(約8月底)由巴基斯坦成衣出口商籌組的代表團將拜訪孟加拉,以尋求與孟國本地成衣製造商締結合資企業與合作伙伴關係的可能性。Khokhar主席表示,巴基斯坦成衣業向外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巴國針織與梭織成衣中小企業計劃與孟加拉企業家設立合資製造企業與合作伙伴關係。
在此第一階段中,巴基斯坦15-20%的成衣產能將轉移至孟加拉,第二階段時則將聚焦于利用巴基斯坦進口的塬料,籌設紡紗廠與織布廠。
Khokhar主席說明,產業向外發展將允許巴基斯坦成衣製造商可以利用孟加拉可取得更多之塬料之便生產多元化的產品,而不像在巴國本地僅限于生產牛仔服飾。
孟加拉紡織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作為其國內最大製造產業聘僱將近500萬員工,貢獻超過80%的外匯收入,以及13%國內生產總值(GDP);其出口加工區(Export Processing Zones, EPZ)吸引了30余國的17.4億美元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