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為何一定要做品牌代理?(上)
鞋、服行業多家著名企業的戰略管理顧問、服裝界實戰派營銷專家,被譽為“鞋服經銷商的財富教練”。
我們就來談談鞋服經銷商為什么一定要做品牌代理的幾個原因。
既然定義為“一定要做”,就可以理解為“不做不行”或者“不做沒有出路”,下面我就來解釋一下為什么做品牌代理成為了鞋服經銷商的一條沒有選擇的必走之路。
來自于行業發展的需要
大勢所趨 “錢”途光明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做生意賺錢是賺有錢人的錢好賺還是賺沒錢人的錢好賺?”這個問題我在課堂上問過無數次,經銷商給出的答案是完全一致的:“賺有錢人的錢好賺”。
既然大家都認為賺有錢人的錢好賺,那么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目前的有錢人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據世界銀行統計,1978年,中國大陸的貧困人口有4億多,到了2009年,中國的貧苦人口(達不到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只有3597萬人;1978年,中國全國總存款為261億,人民手中現金有130億元,人均金融資產財富只有39元;到了2008年,全國存款總額已經超出了60萬億元,人均大約46153元,人均年收入也達到了19402人民幣。所以,無論你今天怎么強調現在的物價漲了多少、通貨膨脹有多么厲害、房價有多么的貴,但有一點你不得不承認,我們國人已經脫離了饑寒交迫、挨餓忍冬的階段,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錢包也越來越鼓。
第三個問題是:當人們有錢后購物習慣發生了什么樣變化和特點?調查顯示,隨著收入的增加,生活富裕的中國人首先會把錢用在“食、住、衣、行”上。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由原來“實用”型消費逐步轉向“感覺” 型、“證明”型消費。消費者對“品牌”消費的意識,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世界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當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品牌消費潛力最大的國家,在這種大的發展趨勢中,鞋服行業又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財富商機。
來自于自己生存的需要
沒錢賺的生意不好做
企業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撐,利潤即是企業發展的源泉,也是企業生存的關鍵。今年,大家都體會到了商鋪租金的瘋漲、員工工資的瘋漲、原材料的瘋漲、經營成本的瘋漲,即使是這樣,還是沒有人會覺得在未來的十年中商鋪的租金、員工的工資、經營的成本會降下來,這種對未來的預期會使繼續“漲”成為一種必然,“降”變成一種幻想。
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在不久的未來,只有那些產品附加值高,利潤空間高的品牌企業才能夠在一二線城市生存下去,如果你不信,那你就觀察一下目前每個城市的商業街,看看能夠在這里出的起房租并大肆掠奪店鋪是品牌商還是散貨商?對于那些經營著低利潤、低價值、無品牌的鞋服經銷商來講,其微薄的利潤會導致未來連商業街門店的房租都承擔不起,最終只能節節潰敗、折戟沙場。
來自于應對對手的需要
落后就要遭淘汰
隨著浙江、廣東、福建、江蘇等中國幾個大的鞋服生產集散地的品牌化意識加強,各廠家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也開始大幅度的改造原有的批發銷售網絡,在這種大的環境中,鞋服代理商在經歷了地攤、批發市場兩次的經營模式之后,也迎來了品牌連鎖經營模式的第三次創業浪潮。
與前兩次創業環境不同的是,伴隨者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本次創業的領導者們是一批有膽量、有知識、并且已經積累了第一捅金,有著較強經濟實力的代理商。他們依靠著膽魄、勇氣和實力,顯示著比以前的競爭對手更高、更快、更強的侵略性,不斷快速的掠奪著品牌、人才、鋪面等等這些有限的市場資源,這些無論是外部的競爭對手,還是內部的優秀隊友們,在不斷的演繹著一個又一個財富傳奇的同時,給那些還在觀望的經銷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競爭的相對性根本無法讓這些仍在徘徊的經銷商置身事外、獨善其身,逼迫你即使不愿主動出擊,也必須被迫應戰。你只能作出這樣的選擇:“干還是不干?拼還是不拼?做還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