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調查已無法撼動中國經濟地位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據中新社報道,7日,在江蘇紡織服裝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會議中,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出口地區四處處長李增力說,截至2010年,中國已經連續16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5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最多的國家。其中,紡織行業貿易摩擦案件較多。
何亮亮:商務部最近公布一個數據,中國已經連續十六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五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涉及紡織和貿易行業。其實,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多個行業出口位居世界第一,或者位居世界前茅,進口中國產品的國家,對中國提出反傾銷調查,是難免的情況。
眾所周知,中國產品的特點就是物美價廉,但是國外認為這里有中國政府的補貼,是不公平的,這種指控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看,是必然的情況,而對于中國,能夠產生的影響實際有限,中國已經成為WTO成員國10年了,也積累了很多貿易糾紛的經驗。
中國出口的這幾大市場,比如美國歐洲等,貿易摩擦量已經逐步減少了,應該說,中國,美國,歐洲,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比較正常,現在反而是一些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摩擦較多,主要因為中國出口的商品對他們國內行業有一定影響,所以工會或者商人會提出反傾銷調查。
整體而言,這也說明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國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這種地位已經不是反傾銷調查就能夠撼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