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提升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2008年以來,泉州年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從497家增加到1300家,主要分布于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紡織服裝業,鞋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
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泉州努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至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主要指標比2011年翻一番,綜合實力接近東部先進地區水平;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突破。
過去的五年,千億產業出現,百億企業涌現,造牌運動火熱,資本市場騰飛,泉州的紡織服裝、鞋業、石化、石材、水暖、茶業等產業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并走向世界舞臺。面對日趨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泉企開啟“二次創業”之路,勇于創新謀轉型提升。
產業提速
五年來,泉州的產業發展層次加速提升,紡織服裝、鞋業和石化三個優勢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領銜各產業集群。2008年以來,泉州年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從497家增加到1300家,主要分布于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紡織服裝業,鞋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
此外,泉州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加速崛起;新興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迅速起步,動漫產業發展雛形顯現。
品牌涌現
過去五年,是泉州品牌創造極速發展的時期。
幾年間,泉州石材企業開拓國內石材裝飾市場;紡織服裝接軌國際設計力量,體育用品企業走進奧運會、世界杯和NBA賽場;水暖企業積極謀求千億產業;茶業啟動國際戰略……泉州產業從“制造”邁向“創造”。目前,泉州的國家級品牌數排名地級市第一,擁有50多個區域性國家級品牌。
資本騰飛
1998年,恒安在中國香港上市,成為內地第一只民企港股后,泉州企業上市潮持續涌動。境內市場,梅花傘、天廣消防、泰亞股份成功登陸;境外市場,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德國、韓國等,都可以看到泉企的身影;中國臺灣和英國也成了泉企上市地點的新選擇。
2008年以來,全市上市企業從23家增加到70家,在資本市場上談起“泉州板塊”,無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