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新洗牌后的縫紉機產業
上市公司年報已在四月份出爐,由上面可看到各家縫制機械大廠2010年的業機都出奇的好,沒有虧損的。再次去研究其經營內容沒太多的意義,因為在2010年跟本不需要費啥勁就可以接到訂單,訂單甚至接到手軟都不夠賣,由于零件缺料/裝配機械的人手不足,否則營業額還要翻倍。
縫紉機的市場環境在2010年的現況對制造商實在太好了,全世界的經銷商都在買貨。為了保證貨源不斷,很多買方都答應先付貨款,還要排隊等著提貨。前兩年買方拖欠貨款,或是要求放帳的狀況,在2010年都不存在了。
影響經營的環境
1.人力成本大幅提升。
自從富士康公司開了個領頭,全中國的人工勞動力價格跟著漲,縫企人力成本大升,還有缺工情況嚴重。
2.各種材料,零件價格及眾多有關費用大漲。
3.人民幣匯率上漲,使得紡織服飾產品的定單外移,國內紡織服飾產業規模在逐漸減小,以致于國內對于相關縫制機械設備的需求減少。
人民幣匯率上漲也反應了縫紉設備在直接外銷國外的價格上無利可圖。
4.銀行借貸困難。
中國的銀行還都是國有為主,錢都先向國有企業傾斜。再加上浙江的縫制龍頭企業出了問題,還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靠賣地及有個富爸爸支撐過著艱難的日子,縫紉設備行業的景況銀行都看在眼里,那還敢再借錢給縫制機械的公司。
轉戰其它行業
1.在2010年中國國 內經過了急速的房地產及物價上漲,工人的工資被推高30-40%。再加上原材料的上升,使得本來就是低毛利的羅絲刀型(小型組裝)的縫制機械小作坊工廠無利可圖紛紛關門轉行。
2.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獲利火紅,股市也是迅速致富的途徑,制造業的麻煩太多了,只有傻子才死抱著縫紉機械制造業不放,聰明的人也轉行了。 縫紉機械是精密機械,要有先期資本投入買設備,要有熟練的技術工人,要有信譽良好的品牌支撐,才能夠與對手競爭,而且這種競爭沒個8-10年是趕不上的。加入競爭行列求存就已太難,何況還要在已經飽和的市場打敗對手實在是太難了。 買房增值最快,房地產市場跟著經濟景氣走,又不需要與對手撕殺就能夠皆大歡喜的漲價增值,最大的吸引力還在于中國近年來房地產的獲利,一年內就增值30-50%以上的房產案例太多了,投資買兩三棟房子僅僅放著等增值,利潤就可超過縫紉機械制造全年的微博利潤。
3.由于2010年的縫紉機太好賣了,只要有庫存品不怕賣不掉,大家趕緊的找零件裝配。零配件的供應緊張,一些小的縫制機械企業到零件廠搶拿配件即刻組裝機械,顧不上零件的質量好壞,只要能出貨就能夠賺到現金。沒質量意識的縫紉機企業為了搶單子賺錢,把不合格的產品出給客戶,結果遭到退貨,且砸壞了自己的品牌信譽,而終至虧本的退出了縫制機械行業,這些人也轉行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