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中國造
蔣瓊耳的孩子若一足歲了。平日,她和胖嘟嘟的混血兒若一用上海話交流。在這個上海話飽受非議的年代,瓊耳堅定地說:“我們要把上海話傳承下去。”
一邊教授一個小生命正在消失的語言,另一邊,她決心通過新品牌“上下”將幾乎要失傳的中國手工藝繼續傳承。過去的一年,同時養育著兩個孩子—若一和上下。去年,愛馬仕特別為中國市場推出“上下”品牌,聘請蔣為該品牌CEO兼藝術總監,這位母親的臉頰迅速消瘦下去。
無論哪一種養育,都不簡單。
據投資研究機構里昂證券亞太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一份新報告,中國有望在2020年之前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為了迎接具有超強購物力的中國人,法國香榭里大街上的奢侈品商店中專門配備了會講中文的店員;但凡在中國新開張的奢侈品門店,都人頭攢動,到處是指著商品說:“這個,這個還有這個”的中國客人。2008年以來,幾乎每個奢侈品的掌門人提到“中國”兩字時無不笑逐顏開。
而30年來,逐漸富足的國人盡管對于真正的奢侈品精神了解甚少,卻對于歐洲知名品牌信口拈來,并以擁有為榮。
然而,奢侈品與中國人之間,似乎又缺乏內在聯系。
當經營不善的Prada家族得知自己的股份被一個中國人間接收購,后者甚至可能成為控股股東時,將他希望獲得的余下股權報價提高了一倍多。在廣義理解上, 國際市場上的“中國制造”不斷自我提升,但與高端品牌尚有不小差距。這也是聯想對IBM、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遭受質疑的潛在心理因素。
誰來彌補其間的差距?
新一代走向國際舞臺的設計師蔣瓊耳認為,這首先需要中國人自己付出努力。
第一批接觸奢侈品的消費者已有十余年的“買手”經驗,對他們來說,莫名的狂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成型的審美偏好以及對品牌內涵的認知。
“我們發現5年前開始,一部分的中國人、亞洲人開始有一個欲望,希望回歸到自己的文化中。”上下的CEO兼藝術總監蔣瓊耳告訴《環球企業家》。
蔣瓊耳有個非常要好的法國朋友—雅恩(Yann Debelle de Monthby),蔣在微薄上稱其為一個“充滿神秘和故事的人”。巧合在于,這對好友有意無意中做著相似的工作。今年4月,他成為上海家化旗下雙妹品牌的設計總監,這個和上下幾乎同時誕生的品牌旨在堅持創作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風情,而非普遍意義上的“中國風”產品。
9月7日,上海家化公告披露,家化集團100%國有股權公開掛牌出讓,其中含1.2億股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相當于“上海家化”上市公司29%的持股比例)。據悉,這些股票和家化集團的其他資產將打包出售給投資者。改制之后,家化將能整合各種資源,更為效率地構建時尚產業集團,其未來戰略中甚至還包含擴張奢侈品產品線、收購國外品牌等。而也是在9月,雅恩指點下誕生的雙妹心翼系列產品如期上市。
由于上下的母集團愛馬仕以及雙妹的母集團上海家化有限公司的背景,使這兩個品牌從去年首發以來受到媒體廣泛關注,但大多持質疑態度:“中國制造”的高端或者奢侈品品牌,究竟能否為國際市場所真正認可和接受?
被國際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收購之后的“上海灘”不能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奢侈品Made in China案例。“上海灘”擅長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大量運用刺繡、包邊、盤扣等中國傳統服飾的特點,最有名的是改良式現代旗袍、唐裝和馬褂,濃郁的中國情調讓其很快受到了國際時尚人士的關注。目前,“上海灘”已經成為歷峰旗下第三大盈利品牌,它的年度盈利甚至超過登喜路和萬寶龍。但事實上,“上海灘”與上海早已漸行漸遠。
“上海灘”的設計師團隊,分別來自巴黎、羅馬、倫敦、紐約—唯獨沒有一個中國人,這意味著中國造奢侈品的商業模式,仍著重于以全球視角,發掘符合奢侈品消費者愛好的產品,而不在于刻意固守傳統審美意味。
如此來看,上下和雙妹強調中國特質的做法是在“逆流而行”,但以奢侈品市場規律來看,又似乎順應潮流。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今年初的一份調查顯示,當一個地區的奢侈品市場成熟后,自然會由模仿走向自我創造,誕生出屬于自己的原創奢侈品牌。而隨著中國消費者財富的增加以及品牌意識增強,這一天指日可待。在這個意義上,上下和雙妹的探索則極具樣本意義。
東西交融
在遇到雅恩之前,上海家化從沒有想過會請一個外國人來擔任雙妹的藝術總監。雅恩不直接設計產品,主要工作的是要像監理一樣保證設計能夠符合雙妹的品牌需求。初期雙妹邀請了橙果的蔣友柏做產品包裝設計,為了獲取創意靈感,蔣友柏曾經在祖母宋美齡的上海屋子中住了許久,使雙妹的誕生充滿了老上海的氣息。而雅恩的作用是給雙妹注入了一股最新的時尚潮流,而這也是高端時尚界各種品牌成功的重要因子—持續創新。
雅恩在伯魯提(Berluti,LVMH旗下著名手工定制鞋品牌)擔任了5年的形象大使,之后的7年就任于登喜路全球形象與媒體總監。長時間在奢侈品界的沉浸,使雅恩對于奢侈品的精髓了然于心。
在內部會議上,雅恩有時會帶著許多名牌的包裝盒來,問雙妹小組各位成員的第一選擇是什么。巧合的是,大家都選擇了他最推崇的盒子。“雅恩就是告訴大家,這樣的盒子設計對消費者的第一感覺是有吸引力的,接下來分析說好在哪里。這樣大家就很信服他后面說的東西。” 雙妹的執行董事王群告訴《環球企業家》。
雙妹團隊對于產品的開發常常在功能性產品和高端產品的定位之間糾結,因為上海家化的經驗通常來自功能性產品,但缺乏對于高端產品的理解和掌握。
對于界限不清引發的困惑,雅恩用一個汽車的例子予以緩解。名車的品牌來源與設計,不是簡單地為外觀服務,而是通過許多設計讓駕駛者在細節處都覺得舒適。作為駕駛者坐在車里,不感覺時間流逝—漂亮只有和實用性相結合,才是好的設計。
反過來,雙妹對雅恩的要求則是“你要幫我們理清雙妹品牌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并沒有一個可參考的自主高端時尚品牌的成功案例。“我們希望有一個國際級的大師來幫助我們一起做,通過他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進行設計和策劃。”王群說。
上市之初,雙妹就進行明確的自我定位:不單做化妝品,還包括珠寶類產品在內的各種衍生品。這些產品會帶有很多流行時尚的元素,也能體現品牌文化的背景。就在今年9月,在雅恩指點下誕生的心翼系列的產品如期上市。按照家化副總經理王茁對本刊的說法:“雙妹的高度會比佰草集再高一點,定位和價格往上走一走。還有一個區別是,我們想嘗試一下走得寬一點成不成,不只做化妝品,還做一些配件、裝飾品。”佰草集是上海家化旗下極具中國風的自主品牌,近年來在國際市場的闖蕩頗為成功。
心翼系列的設計師是“海歸派”郭純豪。從設計、做樣到尋找工匠,產品的誕生總共花費了4230個小時。設計師對每個細節費勁心思,雅恩則在一邊稍加指點,比如小鳥翅膀張開的角度,鳥身體上鉆石微鑲所選取的珍珠大小比例,稍有改變卻還物于神。
設計的主角采用小鳥,是因為它出現在很多1920至1940年代滬上名媛的生活中。一邊是懷舊的上海風情,一邊是能夠映射當代女性尋求自由的精神追求。加入時尚元素的設計會更加打動中高級的白領和時尚的人群—目前,這是雙妹最多的消費者群體。這種混搭符合雙妹的定位:“一半中國,一半西方。”
和雙妹不同,上下是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奢侈品牌,“但它的行事風格蘊含著歐洲奢侈品的精神。產品制作注重精湛的技藝并使用上乘的材料。”摩立特集團合伙人唐仕敦(Torsten Stocker)對本刊說。
上下的誕生之初,看似并沒有一個主打系列。紫檀、羊絨氈、竹編、薄胎瓷、手織羊絨、玉和瑪瑙,令人眼花繚亂。而事實上,把這些串聯在一起的是一個事物—茶道—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茶道時,上好的茶具是必須,此外還需要配有舒服的家具以及服飾,方能靜心寧神,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創作作品。而新一年的主題是“人與自然”,一張將設計與高科技相容的茶桌就此誕生了。由于在結構和工藝細節的處理上精確到一絲一毫,極為細膩敏感,細微的風吹草動,甚至呼吸和心跳,都會讓它輕微地晃動。
這張搖椅的誕生花了九個多月,猶如一場真實生命的孕育。紫檀木的主體,中間部分是很細的藤編。椅子的搖動頻率會根據坐在上面的人的氣息來調整。“這是這個家具的靈魂。”蔣瓊耳說。為了研究這個平衡感以及支撐力,瓊耳的團隊耗費了數年。
她的設計團隊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但都有留學經歷。“都還是要接觸過中西文化的,雙重底蘊很重要。設計師不可能讓自己成為井底之蛙,你要都看過,但又不能跟著西方人。”蔣瓊耳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