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 服企入川搶灘成都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這是當今中國無可爭議的三大增長極。這三大增長極,無一例外地落戶東南沿海。在遼闊的西部,成渝經濟區無疑將承擔起“引擎”重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西部大開發從2000年實施至今已有11個年頭,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川渝經濟帶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陜西西咸新區四個國家級新區之后,“天府新區”最近又被寫入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一項項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無疑讓天府之國的成都再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成都作為西部經濟橋頭堡的地位進一步凸顯。挺進西部,首先搶灘成都成為眾多沿海企業不二的選擇。
成都地位凸顯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這是當今中國無可爭議的三大增長極。這三大增長極,無一例外地落戶東南沿海。在遼闊的西部,成渝經濟區無疑將承擔起“引擎”重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美國知名財經雜志《福布斯》發布的世界區域經濟研究報告顯示,未來10年,成都將超過東京、北京、新德里等城市,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城市。
成都城市經濟圈是我國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最大的經濟核心區之一。未來,隨著成都市市區的擴大,在形成半小時城市圈基礎上,向外擴展形成一小時經濟圈和兩小時經濟圈,從而使成都經濟圈成為在西部地區中在經濟發展總體規模、產業群規模、經濟結構和城鎮聚積度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優勢的經濟圈。
世界500強紛紛搶灘成都
全球每兩臺筆記本電腦的芯片就有一臺是“成都造”;一臺臺ipad從高新綜合保稅區制造出來,銷往全球;筆記本和臺式電腦生產基地正在加緊建設;電子商務、軟件及服務外包、游戲動漫、信息安全、光電顯示等產業快速聚集……
從英特爾到阿里巴巴,再到富士康,一個個國際巨頭公司紛紛選擇落戶成都。澳大利亞澳新銀行、日本鋼鐵、法國電力、摩根大通、漢高、GE、博世、法國安盛集團、仁寶電腦、法國興業銀行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等數家世界500強落戶成都,大佬們紛紛擴大投資,升級駐蓉機構級別。截止2011年8月底入駐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超過200家,位居中國中西部首位。
據成都官方此前發布的“十二五規劃”顯示,5年內,成都全市綜合經濟實力將顯著增強,經濟總量邁上萬億元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上萬美元。這無疑透露出,成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將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廣闊的空間。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