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zhàn)成本壓力——后危機時代中小服企的逃跑、倒閉潮
溫州的債務危機最終得到控制,這是政府、市場層面共同努力的成果。
而在這個危機逐漸遠去的時刻,我們卻很難忘記它的發(fā)生。
溫州中小企業(yè)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此次民間借貸風波將會倒逼金融改革和創(chuàng)新。我們希望這能如愿。
成功的改革將為中小服企帶來福音,并規(guī)范民間借貸風險。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溫州服企危機之后,能夠擺脫以往對貸款過分依賴的毛病。
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陷阱密布,人力、采購成本的上漲,融資成本的高企,市場的波動都在考驗溫州,乃至全國服企。
融資的暢通,只是服企健康發(fā)展的一個組成部分,當成本上漲趨勢難以避免,企業(yè)需要更強的適應力。
這或許才是此次溫州債務危機給全國帶來的重要啟示。
9月下旬的溫州,陣陣細雨正努力將人們拉出炎熱夏季,而一如轉變的天氣,溫州的民營經濟似乎也迎來了“寒意”。
司機小張在1年前加入法派集團,他在溫州斷斷續(xù)續(xù)待過4年,他了解溫州有2個縣說的是閩南方言,也知道最近溫州的熱門話題。
“每天都有老板逃跑。”道聽途說的小張樂此不疲地描述他所感悟的溫州經濟環(huán)境,因為這關系到他的生計。
小張來自貴州,在赴溫州采訪調查服企后危機時代的逃跑、倒閉潮現局時,他常有陪伴。
倒閉潮顯現
迎來初秋,溫州的9月難有“安寧”,9月26日,在本報記者抵達溫州后第一天,倒閉潮、逃跑潮話題滿城風雨的溫州似乎正在焦慮地等待外界的救贖。
此前一天,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與溫州市經信委、金融辦和銀行舉行完座談會,要求溫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門工作組,在企業(yè)幫扶、民企融資協(xié)調、打擊黑惡勢力和倒閉企業(yè)善后處置等方面,出臺政策措施。
而隨后的一天,正得利鞋業(yè)董事長沈奎正的跳樓自殺將溫州企業(yè)的危局上升到新的階梯。
一位當地企業(yè)家代表向記者這樣評說這兩件事的相互邏輯,“政府出手還是太晚。”
據當地消息,截至10月初,溫州至少已有80多家企業(yè)老板逃跑、企業(yè)倒閉。其中9月份就發(fā)生26起,僅9月22日就出現9家企業(yè)主“跑路”,創(chuàng)下紀錄。
一系列倒閉潮正考驗溫州制造業(yè)經濟,作為中國鞋服產業(yè)重鎮(zhèn),溫州服企不能幸免,艱難的處境也點燃了人們對其生存現實的擔憂。
全民借貸危機
對于溫州服企的擔心,浮在表層的是融資難,融資成本的高企。
由于銀根緊縮造成的銀行惜貸,許多服企面臨資金鏈緊張。一方面,在緊縮背景下,服企需要籌錢償還原有貸款。另一方面,他們還需要更多的錢用于采購等眾多綜合成本的上升,或者是多元化失敗投資的虧空。
然而,銀行大門的關閉,讓許多服企從一開始就不得不求助民間,隨后,經營壓力的進一步增大將這些債務擴大演化成了一場溫州民間借貸危局。
根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上半年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guī)模達到1100億元,有89%的家庭或個人、59.67%的企業(yè)參與。而來自溫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證實,當地民間借貸規(guī)模占民間資本總量1/6左右,且相當于溫州全市銀行貸款的1/5。
全民借貸的溫州,正在受到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考驗。由于海外市場不暢,人力、采購成本的持續(xù)上升、融資成本的增高,這些后危機時代的考驗日趨嚴峻,加上國內貨幣政策的緊縮,全國服企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與日俱增。
在溫州,這種風險已經顯現,超過80家企業(yè)老板逃跑、企業(yè)倒閉,帶來的后果則是,全面借貸的溫州陷入了全民“恐慌”的危局。
顯然,小張也感覺到了這種恐慌,以至于他對老板的逃跑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如果他們不跑,那么迎接他們的會是什么?”
在小張看來,這些逃跑的老板中很多還將回來,“他們需要躲一下民間的憤怒。”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