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趨勢明顯 服裝業仍面臨快速發展機遇
核心提示
2011年三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服裝產業總體景氣度有所回升,多項指標好于預期,但仍存在服裝生產偏冷、行業盈利水平下降、虧損企業虧損額劇增等問題。短期來看,受到經濟預期下行、成本攀升、流動性趨緊、外需不振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服裝行業發展存在諸多隱憂,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行業洗牌趨勢將加速。但長期來看,隨著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中國服裝市場將面臨快速發展的機遇。
生產經營不容樂觀
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三季度我國服裝產量66.78億件,同比下降7.6%,服裝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689.5億元,同比增長23.7%。與二季度相比,略有好轉,這主要得益于今年服裝企業提前進入秋季服裝生產和產品出廠價格上漲兩個利好因素。三季度服裝制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8%,漲幅僅次于今年一季度的歷史最高位(3.9%)。
2011年以來,無論是運動品牌服飾企業,還是女裝、西裝以及休閑服飾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價。9月7日,在第13屆江蘇國際服裝展會上,波司登等多家企業表示,受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漲的影響,今年推出的新款秋冬服裝價格漲幅在10%至20%不等。由此可見,三季度服飾零售額的增長,更大程度上是單價的增長,量的增長則相對有限。
三季度服裝制造業銷售利潤率從一季度5.9%的高點迅速回落至4.5%。成本上升是造成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工資福利攀升加上“用工荒”問題的出現導致用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租金上漲、運輸價格上調引起商業成本增加;同時,水電氣等資源價格上漲且能源供給緊張造成制造成本上揚,銀行存貸款利率上調帶來服裝業融資成本提升等等。
2011年8月的產業數據顯示,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金額為170.88億美元,環比下降1.19%,同比上升26.91%。棉紗線出口數量累計值為29.12萬噸,同比下降24.62%。目前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的金額增長主要是由于單價增長導致,而非訂單擴張,8月的新出口訂單PMI下降到了48.30。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的議價能力增強,另一方面說明外圍市場經濟低迷導致行業的外需萎縮,以及部分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更低的國家。預計四季度,受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短期難以解決等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外需增長將減弱。
行業洗牌趨勢明顯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1年三季度服裝制造業虧損企業虧損總額為12.4億元,同比增長124.7%,環比增長100.3%??紤]到銷售利潤率水平下降、用工、生產、運輸、融資等方面成本持續走高等多方面不利影響,服裝制造業虧損情況短期內可能進一步擴大。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