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十年:服裝企業IT了嗎?
通過強大的信息化系統,可以實現上游供應商及下游代理加盟商協同管理,幫助企業獲得獨一無二的供應鏈競爭優勢
品牌的競爭在供應鏈
對加工型企業來說,智能化設備能幫助其緩解“用工荒”,提高工作效率,但要真正提升企業競爭力還需要借助信息化。
因為生產車間現場的實時信息就像是為帶兵打仗的元帥提供的戰報一樣,讓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快速地了解訂單進度、生產效率、員工表現、車位狀態、在制品數量、疵品比率等,為管理層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也為客觀評估員工、合理調整生產、解決現場問題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時收集生產現場的數量、時間、品質、交收、非本位等數據,儲存在中央數據庫;同時對數據進行高速分析與處理,將生產現狀與問題實時呈現在管理人員面前,并結合生產計劃與貨期提供預警與指引,以使工廠實現生產平衡、進度滿意、品質提升、貨物流向清晰的智能化管理。
但對于品牌企業來說,在21世紀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中國服裝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國強表示,在21世紀的頭十年,一個企業供應鏈的優劣,將決定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
在服裝行業,“快、準、很”成為大多企業生存之道。快:快速響應流行動態;準:準確把握時尚脈搏;很:很快速,很準確的覆蓋所有區域。正是這一原因,使得競爭日益激烈的服裝業在管理、訂料、生產和銷售等各供應鏈環節中無不凸顯出“信息”二字的重要和緊迫。
以快制勝,迅速應對市場,引入供應鏈信息的系統集成更是成為占據服裝企業主導地位的關鍵詞。
陳國強認為:“在這條供應鏈中,體現了三個鏈路層,一個是物流鏈、一個是信息鏈,還有一個價值鏈,物流鏈就是物的流通以最好的方式來實現,價值鏈就是在物流過程中讓產品的價值不斷的增加,而信息鏈是前面兩個鏈實現的保證。”
“能夠得到什么樣的信息,傳達給誰。”這個是所有服裝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信息不流暢,或者信息傳達不符合市場要求,都會造成服裝企業整個供應鏈的停滯。
“通過強大的信息化系統,可以對各個部門的信息化進行整合,實現上游供應商及下游代理加盟商協同管理,幫助服裝企業改善客戶服務水平、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并且降低供應鏈成本,從而獲得獨一無二的供應鏈競爭優勢。”青島紅領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代理表示。
福誠(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宏也認為,“信息化程度如何,將左右著企業未來對決的結果。無信息化,必將無發展。”
在他看來,在信息化出現之前,紡織服裝產業的整個上下游是“斷層”的,所謂的行業速度和高效率根本無法實現,最大的成本支出往往換來最少的利潤回報,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整個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環節全部打通。
正如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所言:“信息化,改變行業運營形態。”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