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投資外地 利弊并存 注意防范
近年來,沿海地區因受資源優勢弱化、用工困難等因素影響,促使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重心逐漸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包括石獅在內的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迫切地需要在“轉型升級”的同時,營造更加強大的總部經濟優勢,并以此推動整個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石獅服裝企業的“西進”運動拉開了紡織服裝企業產業轉移的序幕,服裝企業之所以紛紛投資外地當然是因為那里有許多有利條件。不過筆者認為事物是雙方面的,有利就會有弊,因此企業更要注意它的弊端方面。
目前外地的紡織服裝行業普通技工斷層、高級技工短缺的問題十分突出。這使得企業陷入“產品有訂單、生產無技工”的窘境。而且在到外地投資建廠的紡服企業越來越多的情形下,“技工荒”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的改善。投資環境尚不成熟,非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具體來說,外地產業配套環境較差,企業“應市而動”能力弱。由于缺乏完整的產業鏈條,外地的紡織服裝產業的配套環境與沿海紡織服裝企業云集的城市相比劣勢十分明顯。投資者把機械設備從沿海地區運到外地,成本遠高于在石獅建廠。服裝企業不僅要紡紗、織布,還必須考慮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環節。而在像石獅這樣的產業集群地區,企業只要集中資金和精力做好優勢產品,包括產品設計、研發創新等工作均可放心地外包出去。這使得在外地的服裝企業,要實現服裝產品“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特點難度很大。
總而言之,制造加工環節走出去也許是大勢所趨,在未來幾年內還將持續,但是邁出這一步的企業也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