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服企陷困境 生產是一種痛苦
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持續至今,企業“倒閉潮”的勢頭有增無減。企業由于經營困難、轉型失敗驟然停業倒閉的中小服裝企業開始在沿海上演。近期,一向風光無限的溫州也開始頻現企業“異常倒閉”、老板“跑路”的現象。并且大多是企業主逃跑后,欠下大量的薪金、貨款和債務。
非常五加一 重創中小服企
造成企業這道“生死劫”的原因,有內因,更有外因。
其一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過去把靠廉價勞動力當作競爭優勢的企業遭到重創。“企業升級沒完成,競爭力沒有實現,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喪失,企業內遷與戰略轉型成為必然。”華茂國際服裝產業園總經理崔泮為說。
二是由于國內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國家不斷提高銀行準備金率,壓縮貸款規模,導致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難,造成大量中小企業因資金短缺,無能力進行產業升級和轉型,而陷入經營困境。
三是人民幣大幅升值。從2005年至今人民幣大幅升值,這直接造成了出口企業的生死劫。原本的利潤在匯率變動被抵消得干干凈凈,甚至成為負數。華茂國際服裝產業園營銷總監周鵬說到:“一些企業接單的時候還有利潤,交貨結賬時則成了虧本生意。剩下唯一的道路,就是產業轉型和新渠道建立,有的企業沒有實力,又不想外遷的企業只有選擇倒閉”。
四是原材料漲價。在國內環境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以國際石油為主造成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經營成本急劇上升更是雪上加霜。
五是企業的稅收和隱形成本過高。經濟學家郎咸平曾說過:“中國的稅負是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法國,然而國內的市場環境不如法國成熟、國民福利更相差甚遠”。國家出臺了很多幫扶中小企業的政策,但落實到實處就千差萬別,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各部門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也無疑增加了企業的隱形成本。
六是營商環境差。租金上漲、運輸價格上調、引發商業成本增加,水電氣等資源價格上漲、能源供給緊張造成制造成本上揚,服裝企業信息化跟不上發展、行業洗牌趨勢明顯。
中小服企轉型升級 是唯一出路
從東南沿海回到四川老家正在選址準備再次創業的張總告知,此前任職的公司是福建石獅的一家大型服裝生產企業,最高峰時擁有1000多名工人,有數家分廠,張總已經在那里擔任副總將近10年了。“除了走,沒有其他選擇,在那兒干下去也是形同雞肋,食之無味了。”張總笑著說,雖然為老東家效力了將近10年,也有不少感情,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即便再繼續熬下去,也改變不了什么,只能當犧牲品。”
鄧先生是廣東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準備來華茂園區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在與大家溝通的過程中鄧先生也告知:“有一段時間生產了2000萬元的產品,只發出去1500萬,庫存了500萬。”原因是很多國外客商突然沒有錢提貨了,所以只能積壓在倉庫,而在那之前,他們的產品都是有多少賣多少。不過這一波沖擊并沒維持多久,2009年下半年開始,外貿工廠訂單開始逐步回暖,2010年,眾多外貿企業再度出現了訂單井噴的情況,甚至到三四月份就排完了全年的訂單。不過事實證明,訂單的回暖不但沒有成為他們再展雄風的起點,反而成為部分企業的噩夢。
向生產要效益,這是任何一個老板都知道的。堅持是因為還有希望,沒有利潤的生產在中小企業中蔓延,但是沒有盈利的生產會有人做嗎?很多中小服裝企業的老板面對目前的經濟環境,單純的生產就是一種痛苦。企業是會倒閉的,但行業會永遠都在,其唯一出路就是轉型和升級。
■ 郎眼財經
中國服裝企業必須學習“6+1”產業整合
單純制造無法掌控定價權
郎咸平教授認為,作為中國制造業的傳統產業,服裝產業在升級轉型和品牌戰略等過程中,都不能單純地理解為提升產品質量和裝備制造。“其實,提升產業裝備只是手段,更關鍵的目的是實現產業鏈的高效整合。一個企業,如果僅僅滿于制造加工,是無法掌控定價權的。”
郎咸平說,中國制造業的危機主要在于定價權。中國除了單純制造外,一定要整合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以及終端銷售這六大環節,因為只有這六大環節才是整條產業鏈里面最有價值,能夠創造出最多盈余的環節。他建議要做“6+1”的產業整合,才能部分地取回定價權。因為“這是制造業唯一的出路”。
整合從設計到銷售的各個環節
“以西班牙時尚品牌ZARA為例,它最大優勢在于設計水平高,上市速度快。一般來說,我們生產一件衣服到最終銷售,需要約180天,而ZARA僅需12天,除了人力成本,光這168天的倉儲費用就已經大大降低了,這是重要的競爭法寶,”郎咸平說,除此之外,時尚、超值、款式多變也是它成功的優勢。中國服裝企業必須學習將整個“6+1”的服裝產業鏈高效壓縮整合,做最高品質的提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升級。
郎教授說,ZARA擁有的名牌設計師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不僅成功打敗了我們中國產品,還打敗了日本的“優衣庫”等品牌,因為他們的設備系統先進,單資訊系統就已經是世界一流,一般情況下,他們可以把所有節點通過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壓縮,以先進的硬件設備、軟件設備來贏得市場,“因此,對于服裝產業升級來說,最關鍵的還是整合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目的要明確,手段要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