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對接時尚——2011中國國際時裝周·大型服裝技術公開課葛俊康老師專場成功舉辦
10月30日,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技術委員會2011中國國際時裝周·大型服裝技術公開課“加強材料與技術對話 推動技術與時尚對接”葛俊康老師專場在北京服裝學院科技報告廳舉辦。在此次公開課中,著名服裝技術專家、服裝教育家葛俊康對褲子結構及制版技術做了精彩的講解,并推出其嘔心瀝血書寫兩年之久的著作《褲子結構大全與原理》,舉辦了新書的簽售活動。
據介紹,《褲子結構大全與原理》全書共分十二章,運用立體示意圖、剖面圖、展開圖共651張,12萬文字,科學、系統、詳細地解剖褲子結構中每一點、每一線的來源。
服裝行業名家均對該書做出了較高評價。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劉瑞璞說:“這本服裝版型技術的書,在我看來是葛俊康老師所有出版過的書中最用心、最系統、最有價值的一本。這并不是說這本書之前的書沒有價值,而恰恰相反,正因為有了前邊不斷的探索、積累,才有了這本書的驚艷、深刻和嚴整。”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文斌則認為:“在這本書里給我們呈現出他所鉆研的數學解析和技術構架,盡管這對某些讀者是深奧些了,但這種深奧對于弄清褲裝結構及其變化規律的讀者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因為相對于那些東抄西湊的讀物來說,它是那么的可究、可讀、可用。”
魏立達(服裝技術資深專家、評論家,服裝高級工程師、作者)則表示:“中國服裝技術領域是需要高端理論研究的。葛俊康服裝結構理論開辟了服裝系統化、科學化研究先河。作為一種服裝技術實用研究、學術研究、前衛研究,立論、建樹與運用是很有價值的,相信對服裝事業發展起很大推動作用。”
今年5月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技術工作委員會在溫州主辦了“2011·中國服裝造型設計教學研討會”。會議圍繞著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服裝教學如何適應市場需求、服裝設計與結構造型教學方法如何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會上,溫州服裝商會女裝分會蔣會長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企業有錢招不到好的版型師?”
葛俊康認為,首先是行業技術的基礎研究還沒有到位,理論體系仍有待提升、完善;其次是技術人員缺乏對版型來源的科學認識,制約著版師技術的提高。如果在服裝教學中,增加展開圖常識,增強對材料性能的了解,增強造型構成、版型構成原理的認識,就會培養出懂得版型中每一點、每一線的來源,掌握版型結構規律,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扎實基礎的高技術人才。
目前,國內平面制版的方法不少于上百種,其大多數模式是在某些畫法中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加以總結和完善。而企業的制版過程是在不斷試樣、修版中完成,由于行業技術的基礎研究還沒到位,這種流程影響了工作效率及產品的升級,遇到問題就很難解決或無法解決。由于服裝的功能不十分要求造型的精確性,以及服裝制造中本身存在的誤差,所以形成人類在服裝制版技術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著簡便、快速、相對準確地畫出款式整體輪廓線的誤區。
今天,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服裝制版技術的科學性,希望我們的研究者、教育者、從業者,拋開門戶、派別,以追求真理的態度,攜手共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不斷完善服裝結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