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業轉型升級 投向國內戶外市場
10月18日,主營業務集運動鞋鞋底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泰亞股份,在深交所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投資的戶外運動品牌RAX產品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后開始銷售。
幾乎同一時期,出身于外貿加工領域的龍德集團,以其新成立的戶外裝備品牌的名義,召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個合作商,進行洽談,同樣欲轉型投向國內戶外裝備市場。
市場年增速超100%
泰亞股份和龍德集團同時看好戶外運動市場并非一時興起。早在今年6月,泰亞股份就發布了一份《戶外用品市場及泰亞競爭力分析》的報告,指出中國的戶外市場正呈直線上升趨勢,戶外運動裝備市場每年將以50%增速成長,所蘊藏的市場將會超過百億元。
據了解,2001年的時候,中國戶外運動用品市場的規模還只有四五千萬元,到了2006年時達到了26億元,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100%,而到了2010年,中國戶外用品市場零售額達到71.3億元。
2005年就進入戶外領域的泉州弗侖斯潘戶外品牌營銷總監王泉城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戶外市場的增速明顯加快,每年的銷售額幾乎都是成倍增長,以弗侖斯潘為例,2009年僅3000萬左右,2010年達到6000萬,今年則預計可以超過1個億。
競爭格局呈現三個梯隊
“從目前的市場競爭格局來看,閩派戶外格局已基本成型。”王泉城稱,“目前泉州大大小小的戶外品牌已經有十五六個,還不包括一些傳統鞋服品牌開發的戶外系列。比如,安踏、木林森、虎都、特步等都開始朝戶外領域發力。”
“其實,目前國內戶外運動市場的格局與十年前的運動鞋市場格局很相似。”業內人士分析。據介紹,目前國內戶外運動市場基本上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的哥倫比亞、TheNorthFace、奧索卡相當于運動鞋市場的阿迪達斯、耐克,第二梯隊的探路者是國內最早做戶外運動的品牌,就如同當年的李寧;第三梯隊目前則由花花公子、美國駱駝、天倫天等泉州本土品牌及代理品牌組成。
缺少強勢領導品牌
雖然競爭格局基本形成,泉州戶外用品領域依然缺少如“安踏”一般的行業強勢品牌。“做得好一點的,如美國駱駝,可能一年有8個億,大部分的品牌都維持在2個億左右,不像運動品牌,能夠很清晰地分出一線、二線和三線。”王泉城稱,在國內即使如探路者之類的上市公司,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相對有限。然而,也正因為領導品牌的缺乏、現有規模的有限,反而賦予了戶外領域更大的市場前景和廣闊的上升空間,同時給新品牌創造了機會。
據了解,不僅在成人領域,目前泉州童鞋企業,諸如卡途、明偉等也開啟了戶外市場的征途,瞄準青少年戶外裝備這個細分市場,期望借助細分領域,迅速實現行業創牌。
重視展會渠道先行
據了解,大部分戶外知名品牌對展會非常重視,意圖在銷售渠道方面領先于競爭對手,如探路者、天倫天、諾詩蘭等等。
將于明年3月在廣州召開的第九屆廣州國際戶外用品展成了他們開拓南方渠道的不可或缺的市場活動;各大戶外品牌報名參展,以圖在展會上各顯神通,準備了T臺走秀、即興演講、香車美女等各類活動,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