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服企沒有“跑路”老板
溫州市服裝商會在秘書長王心阜、常務副秘書長陳琦翔的帶領下,多次走訪調研溫州服裝企業,摸底企業生存現狀。經過多次調研,10月15日,溫州市服裝商會在浙江百先得服飾工業園區召開了“溫州服裝行業應對當前金融形勢座談會”。
——撥開溫州“錢荒”迷霧揭示溫州服裝企業生存真相□本報記者朱夕子
近來,溫州老板“跑路”,或因無力還債而輕生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一條又一條“猛料”狂風驟雨般襲擊著溫州,隨后又有多個部門出面辟謠,以富足繁榮聞名的溫州瞬間陷入了輿論的旋渦。
溫州服裝行業到底有沒有“跑路”的老板?溫州服企的生存現狀如何?“風波”對服企帶來什么影響?溫州服裝企業的資金到底缺不缺?溫州市服裝商會組織了多次調研和摸底,記者帶著這些疑惑專訪了溫州市服裝商會有關人員,了解到溫州服裝企業的生存現狀。
溫州服企有無跑路老板?
到底溫州服裝企業老板有沒有“跑路”的?溫州市服裝商會在秘書長王心阜、常務副秘書長陳琦翔的帶領下,多次走訪調研溫州服裝企業,摸底企業生存現狀。
服裝是溫州的支柱性行業之一,共有各類生產與流通企業2777家,其中近八成是中小企業。今年9月,溫州市服裝出口額為1.88億美元,同比增長26.73%。今年前三季度,溫州市服裝出口額為16.3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7.41%。從這些數據來看,溫州服裝行業的發展狀況遠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10月8日,王心阜和陳琦翔走訪了百先得服飾和雪歌服飾。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均表示,企業發展穩健,資金運作良好。不過,個別溫州中小企業老板的“跑路”現象經由媒體連續報道夸大之后,對城市形象和企業招工都造成了一定影響。
10月9日,王心阜帶隊深入溫州永嘉地區服裝企業,先后考察了浙江力德利服飾有限公司和浙江鮑斯高服飾有限公司。據了解,這兩家企業均為近四五年內起步的,專營服裝貼牌生產,工人數量為600~1000人,年產值近億元。但是,由于常年租用他人廠房,企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與資金問題相比,土地問題更讓他們撓頭。
經過多次調研,10月15日,溫州市服裝商會在浙江百先得服飾工業園區召開了“溫州服裝行業應對當前金融形勢座談會”。會上,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表示,不少服裝企業感到生存壓力較大,特別是臨近年關的這段時間,許多企業面臨續貸、還貸周轉等問題。但是,溫州服裝行業尚未出現企業倒閉或者老板“跑路”的情況。
溫州服企“錢荒”否?
缺不缺錢?只有企業自己知道。但是部分溫州服裝企業年關“錢荒”確實存在。
臨近年末,不少服裝企業的到期還貸、周轉性還貸、民間借貸還款都將面臨承兌支付,個別服裝企業存在著非理性的“內貸外投”現象,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資金安全隱患。部分企業家最擔心的是因銀行不續貸,無力償還其他貸款,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如果這樣,年末溫州極有可能再次爆發新的“融資借貸危機”。“當前溫州中小服裝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依然是還貸難問題。”王心阜說。
樂清市服裝商會會長、歐麗亞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玲鳳說,樂清的服裝企業雖沒有被融資難打垮,但受到的影響卻很大。部分合作企業都不愿意被欠款,只能現金提貨。還有一些服裝企業老板說,年終最后3個月是服裝業的旺季,經營資金往來很大。而由于當前的融資借貸風波,許多原材料供應商、產品供應商都會要求現金提貨,讓企業的資金壓力加大。
在調研中,多家溫州服裝企業表示,每年的第四季度是服裝企業生產和銷售的旺季,資金周轉需求量巨大,是平常的2~3倍,這一時間段也正是服裝企業貸款、民間拆借的高峰期,由于受“融資借貸風波”影響,溫州民間借貸停止交易,債權人提前催賬、銀行貸款審批時間拖長等現象發生,給原本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造成巨大資金壓力。
調研中還有部分服裝企業反映,極高的融資成本嚴重影響實體企業贏利能力。銀行貸款利率從過去的7‰~8‰上漲到現在的15%~18%,溫州服裝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普遍利潤偏低,行業平均利潤率僅有5%左右,企業利潤難以支付銀行利息,產業進入惡性循環。同時過高的銀行利率又刺激并推高民間借貸利率升至50%~60%,企業苦不堪言。
另外,當前嚴峻的金融環境使得企業家信心指數下跌,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運營。迫于信任危機,原本相互擔保的企業已經不再愿意互保;迫于資金壓力,企業已經減少用于轉型提升的各項長期投入,如技改、研發、市場拓展、品牌宣傳等,行業轉型提升出現“停滯危機”。
“總體上看溫州市服裝行業生產經營情況基本穩定,受“風波”沖擊不算嚴重。但是溫州中小服裝企業存在的各種融資難題,生產經營中的借貸壓力形勢依然嚴峻。”王心阜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