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激情 在线-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亚洲 激情-欧美 亚洲 丝袜 清纯 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工業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四個動力的強國法則——杜鈺洲:服裝產業發展方法論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服裝業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二個十年。從2000年我們提出服裝強國目標,已經走過了十年,現在又是一個新十年的開始。目前,全世界還沒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我們如何應對新的形勢,如何抓住這個重要時期?我認為:第一是如何面對內需,轉變發展方向;第二是如何適應國際競爭新地位的需要,以加快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

      內需

      “十二五”《綱要》明確提出,中國轉變發展方向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擴大內需,“十二五”特別突出居民消費對國民經濟貢獻率,由此需要完善消費體系、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這不僅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也是產業轉型的需要。內需將是今后五年、十年中國服裝業持續快速發展的第一拉動力。

      內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均和企業發展戰略有直接關系。

      第一,國內衣著需求持續大幅增長。

      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服裝年均增長率為14.64%,超過期間GDP年均增長10.66%的水平。而八十年代,衣著增長速度是5.95%,遠低于GDP9.31%的增長速度;九十年代,衣著年均增長6.43%,仍低于GDP10.27%的增長速度。而進入新世紀后,衣著消費占消費支出比重不斷提高,同時衣著物價指數和消費指數相反,2001年到2010年,消費指數年均2.14%,衣著平均每年下降1%,很多品牌漲價比較快,但大眾消費層次并沒有大幅度提升。城鎮化加速了衣著消費。城市居民人均支出是農村的4.28倍,城市化增長一個百分點,衣著消費支出就增長1.3個百分點。按照2009年統計局跟蹤調查,近2億3千萬農民在城市,已占城市人口的27%。

      第二,行業產業消費增長速度超過了衣著消費增長速度。

      2000年行業產業用紡織品消費173.8萬噸,十年后達到了826萬噸,其中前五年人均增長14.61%,后五年增長18.7%。衣著在今后十年,消費增長應在15%左右,而產業用紡織品達到18%-20%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我們所說產業用紡織品,其實很大一部分也是民用,比如衛生、醫藥,特別是技術紡織品,很多是功能性服裝。

      第三,內需就是城鎮化擴大,需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滿足擴大型就業。

      中小企業遇到困難,就會影響就業,因為中小企業是就業的主要領域。2009年我們爭取行業政策時,也主要因為就業。就業是今后十年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縮小差距,最重要的措施,也是政府最大的壓力。2010年中國總人口13億4千萬,城市增長了2億1千萬,農村減少了1億多,今后十年如果再上升十個百分點,城市人口將再增長1.7億,農村人口將再減少1.1億。這些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必須用工業來消化。工業化擴大了城鎮化,也擴大了就業。今年一到八月,服裝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萬以上)1363.3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1%。在各行業投資中,超過40%增長率的只有電器、機械、器材制造、通訊電子等,服裝占第四位。紡織業百分之七八十是農民工,不僅工資在提高,技能水平也在提高。過去小學生、初中生占很大比例,現在是以初中生、高中生為主體,大學畢業生來企業作一線技術骨干的也很多,這說明中國服裝產業創造力在大幅度提高。

      第四,內需要求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推動紡織業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制訂紡織工業政策和農業棉花政策時,考慮了紡織反哺。目前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往中國周邊轉移,不僅是因為中國工人工資提高,棉織品競爭力逐年下降也是一個原因。周邊國家進口國際棉花是零關稅,而中國進口棉花則面對著從1%一直到40%的稅。今年一到七月份,國內棉花價格比國際高出27%。但外貿出口繼續保持了25%的增長,這說明我們產業價值不斷提升。“十五”期間中國紡織業出口增長1.2倍,數量增長87.5%,價值提高12.5%。“十一五”期間,紡織業出口增長80%,數量增長只占44%,價值增長卻達到了55%。今年一到八月,中國各種織物出口數量增長8.75%,價值增長35.48%,平均價格提高24.58%,數量增長貢獻率為24.66%,價值增長貢獻率則高達75.34%。同樣,一到八月中國服裝出口數量增長1.8%,價值增長25.29%,數量在下降,價值在提升。其中棉織品服裝數量出口下降3.67%,金額提高19.61%,平均單件價格上升24%。棉質梭制數量下降了9.07%,價格增長了23.41%。棉質針織服裝數量下降了1.68%,價格上升了27.2%,金額增長25.39%。 

      因此,在新時期,紡織工業面臨衣著消費、城鎮化、消滅城鄉差別的需要,這都要求加快紡織業的提升。現在正在進行的中西部產業轉移,我們是按照微笑曲線理論,進行跨省市產業鏈重構,東部地區重點發展創新、研發、品牌策劃和市場開拓,西部則更多發展加工環節。

      當然,內需并不是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一味按照市場需求生產,會導致同質化。我們挖掘內需潛力,是要適應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個期待就是品牌需求。消費者期待什么?當然是期待新產品、新享受、新審美體驗。因此我們既要適應當前顯性需求,市場流行什么,我們就做什么,還要善于發展潛在需求,學會預測、分析。消費者自己畫不出心中的白馬王子,需要我們來創新需求。因此,我們既要適應需求,又要拉動需求。生產創造需求,消費也創造生產。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但消費也會反過來,成為生產的起點。

      那服裝企業怎么創造消費呢?一是對最終市場進行預測;二是介入到上游。目前很多面料企業沒有把服裝作為自己的最終著眼點,服裝企業也缺少對面料的深入研究。國內麻紡推廣很慢,原因就是服裝企業對麻敏感太弱,麻紡推廣不得法。國外很多品牌來中國采購做家紡產品的面料,中國廠商對此不理解,其實國際品牌這是在創造時尚,在引領時尚。相反的,中國很多服裝品牌用的麻面料,都是進口的。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持續發展有四個動力,第一是內需,第二是融入全球化,第三是深化改革,第四是新的科技革命。

      第二個動力,開放是我們適應新時期產業提升的需要,我們要繼續深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我們要發展中國的跨國企業,創建世界知名品牌。我們在新時期,要通過融入全球化來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提高中國產業素質?,F在硬件進步很快,有很多企業配置了世界最先進裝備,但先進裝備并不能自己生產出具有品牌價值的產品。我們要用開放的態度來改變我們企業的經營方式,學會跨國配置資源,這包括技術、智力、設計、營銷、客戶關系處理等。我們要學會、引進來配置資源,還要走出去配制資源。目前中國跨國經營的企業已很多,真維斯是跨國企業,名瑞也在做嘗試,現在服裝企業走上國際,已經有很多表率。波司登品牌在英國開專賣店,是適應國際市場的要求,也是貫徹國際合作的需要。我們認為,培養中國跨國企業的時機到了。

      改革

      第三個動力,深化改革。說到深化改革,不是說只有國有企業才改革?,F在中國服裝業家族企業占了很大比重,家族企業面臨著的改革任務很緊迫,很多國外知名企業都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兩次金融危機,生命力依然強勁,這是需要我們仔細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曾經在上海組織過一次國際交流,就家族企業怎么樣持續發展的問題,邀請了德國、香港和國內企業交流經驗。改革是一個時代性的主題,我們協會也要創造條件,開拓思路,共同探索改革之路。

      新技術革命

      第四個動力就是新技術革命。我們要抓住機遇,提高中國服裝業的技術驅動力。技術是產業發展的基石,從纖維,到裝備、縫制、裁減,包括營銷技術、營銷網絡,技術是最基礎的環節。從全行業來講,技術是“十二五”和紡織強國戰略的第一個重點,我們強國綱要里有四大重點,第一就是科技強國,第二是品牌強國,第三是可持續發展強國,第四是人才強國。我們認為,纖維材料已有很大突破,新興紡紗、織造、印染也有很大提高;信息化要進一步普及,紡織機械,包括服裝機械都要向智能化、模塊化、數字化、系列化發展,以適應產品多樣化、差異化的需要。

      品牌本源

      我們要成為服裝強國,不僅要適應國內市場的需要,也要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實際上,中國市場已經國際化了。消費者認同外國品牌,商場把他們引入進來,并做了很多讓步,這雖然是不正常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弱點,問題主要要從內因解決。

      在新時期,我們要應對世界市場需求低迷、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提高、資源短缺以及環境的制約,還要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這就要求我們走出服裝強國的路子。《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第一適應各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即內需;第二適應國際需求的新定位,這就是國際壓力。我們根據這樣的精神提出了四大紡織強國綱要,并由此建設現代服裝產業體系。

      科技強國剛才已談過,人才強國是基礎,可持續發展重點在印染,品牌是中國服裝業重中之中。那么在新時期,品牌發展如何適應新要求,品牌貢獻率又如何體現呢?

      品牌價值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品牌的質量價值。質量擁有一票否決權,瘦肉精把肉類品牌否定了,三聚氰氨把奶制品名牌否定了,那么中國服裝品牌是不是很太平呢?不一定。最近我們遇到了綠色和平組織的挑戰,說我們企業應用了歐洲國家禁止應用的助劑,不過雅戈爾用的標準比歐盟標準還先進。但這給我們提醒,你用其它企業染料,你用的源水是不是安全,這是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的問題。質量是服裝強國生命性力量,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質量不是集成產品質量,同時質量也是不斷提高的,不能停止在一個水平上。質量又是和創新聯系在一起的,所謂檔次就是用質量來衡量的。

      關于創新的價值,則是我們最缺的關鍵一環。技術創新還容易一點,最難的是文化創新、文化創意。目前,我們裁剪面料技術提高了,量體裁衣現代化了,掃描式儀器也擁有了,但品牌文化價值就是不高。文化價值超過實物價值,這才是品牌的真正價值。由于技術水平提高,單位產品價值量越來越低,文化價值量反而越來越高。文化有時代性,有民族性,有區域性,所以現代文化創新是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從封閉到開放。服裝強國建設中,中國要適應全球技術進步,在多元化文化格局中開放創新,要從關注技術存量走向關注知識流量,因為創新資源已不全在企業內部,而在企業之間,這是信息化帶來的變化。現在創新要合作、同盟、共贏,不開放落后。

      關于快速反應的價值,就是時間的價值??s短流程、縮短時間,從而減少庫存、降低成本,同時還能夠捕捉到最新需求、創造靈感??焖俜磻?,是信息化推動的機制、布局、結構的大轉變。

      關于社會責任的價值,已家喻戶曉,落實社會責任,貫徹勞動法,真維斯的實踐影響力很大。他們能做到48小時不加班,但是單位時間產量增加,工人工資增加,企業效益增加,這是我們追求的多贏。社會責任包括對內的責任和對外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除此以外,服裝企業還要支持上游,發展技術,開拓新領域。在座的有幾位是“紡織之光”基金會主席團成員,比如真維斯捐助了四百萬,波司登、紅豆等企業捐助三百萬,中國服裝協會及中國紡織協會信息中心等單位也都捐助了二百萬。今年基金會除了給相關項目進行獎勵外,還進行基礎效益研究,科技不走在前面,強國目標實現不了。

      這四個方面是品牌本源性的特點,至于渠道、廣告,都是技巧。我們認為,這四個本源性特點,要成為行業共識,從而打造上中下游企業認識一致的生態圈,并把行業建設和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求真務實,重新塑造中國服裝品牌。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