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平臺譜寫中意合作新篇章
對于有哪些品牌可能參展CHIC2012,意大利時尚協會主席Boselli沒有明說,不過,“將會是中國消費者熟知的一線大牌的子品牌。”這其中會不會有VERSACE?圖為10月27日在宣武門崇光百貨開業的VERSACE COLLECTION
中國與意大利兩國服裝產業之間的密切合作,給中國品牌與意大利品牌都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其實,簽協議只是一個形式,而接下來的進一步合作才是最重要的。”放下簽字筆,陳大鵬說。
10月26日上午,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二層一間會議廳里,在十幾家中、意媒體的見證下,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與意大利時尚協會主席Boselli用同一桿簽字筆,簽署了《中國服裝協會與意大利時尚協會戰略合作協議》。
在簽署儀式之前的“中意時尚峰會”上,陳大鵬應邀發表演講。他指出,其實中意兩國時尚業的合作早就開始了,“1995年2月,中國紡織國際交流中心與意大利TIMA公司聯合承辦了‘馬可?波羅之行’,展出了包括高級男裝、女裝、童裝、裘皮裝、皮鞋、皮具、珠寶首飾及面輔料等80多個意大利品牌。包括那時中國消費者還很陌生但如今已經耳熟能詳的品牌,像Max Mara,Missoni等。”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今天,中國的消費者變得更加富有,市場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如今的市場形勢,使得中意兩國時尚業全方位的合作也更加必要。
過去20年中,中國經濟市場服裝發展非常快。據估算,1990年,中國服裝市場總容量為1000億元人民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2010年,中國服裝市場的總容量已經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1000億網絡消費,增長了10倍以上。
這是一個快速擴張的過程,同時,伴隨著文化、社會、國民素質的提高,中國服裝消費開始從對量的需求,向對品質、品牌、品味的需求轉變,轉向對生活方式的追求,中高收入階層開始對歐美包括意大利品牌服裝的追求。據統計,目前中國13億人口中,中等收入人口為2.5億,高收入人口為5000萬,這些都是消費中高檔服裝品牌的潛在人群。
過去20年,也是中國品牌快速成長的時期,結合國際潮流,整合國際時尚產業資源,中國與意大利時尚產業間的交流也變得頻繁,中國與意大利品牌之間、設計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也愈來愈多。中國每年從意大利進口許多面料。
中國不斷加速的城鎮化也是未來市場增長的潛在動力。過去五年,中國消費呈20%以上的增長,2011年1-8月份,全球消費增長低迷,唯獨中國增長勢頭良好。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服裝零售額增長24%,預計未來五年,仍會以每年15%的增幅增長。這樣,再過五年,中國服裝市場容量將增加一倍。
另外,城鎮人口可支配收入人均達到3000美元,農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美元,是一個臨界點,屆時,中國服裝市場進入全面升級階段,在廣度與深度上都會有顯著的變化。市場全面細分,“60后”、“70后”、“80后”、“90后”們將呈現出不同的市場需求。總的來說,未來中國服裝市場的特點為是“總量擴大,個性化程度加深”。
簽署儀式后,合作雙方與在場的媒體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與溝通。陳大鵬表示,此次與意大利時尚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目的在于,推動兩國時尚產業之間的合作、交流。他特別強調了“產業間的合作”,因為,“在品牌運作方面,我們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向意大利學習,而目前能夠廣泛展開的合作,就是中國服裝業與意大利服裝業產業之間的合作。”他說,歐洲的成衣品牌多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尤其是意大利的成衣品牌,富于創造,注重細節,也因此聞名于世。我們希望中國的品牌在加強“內功”的同時,不斷向意大利的優秀品牌學習,不斷提高品牌運作能力。陳大鵬強調指出,此次戰略合作的簽署,對于鞏固雙方合作成果、增進合作友誼、開創合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面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意大利許多成衣品牌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相對而言,意大利頂級奢侈品和一些個性化的設計師品牌受得影響較小,因為它們都有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而成衣品牌則沒有它們那樣的優勢,它們在急于尋找新的市場,因此,正在上升的中國市場成為它們不能忽視的存在,這使得兩國產業間的合作成為一種必要和可能。Boselli說,“我注意到,陳大鵬會長在時尚峰會上的發言是完全脫稿的,這說明您對所要闡述的內容胸有成竹。同時,您對中國時尚業所做的分析也非常深刻而全面。”他說,通過陳大鵬會長對中國服裝市場未來發展的分析,他認為對于意大利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未來表現有良好的預期,也更堅定了他們與中國服裝業合作的信心。
Boselli表示,希望借助優秀的展會來集中展示意大利優秀的服裝品牌。當然,出于商業保密的需要,他沒有具體透露有哪些品牌會來參展,不過,“將會是中國消費者熟知的一線大牌的子品牌。”同時他也表示,希望雙方在今后會有更多更好的合作項目,在意大利與中國兩國之間架起一座時尚的橋梁。在談到雙方更深入的合作方面,Boselli先生還表示,除了率領一線意大利品牌聯合在中國走秀之外,他們還將組織一些中國品牌去米蘭走秀。至于會選擇什么樣的品牌,Boselli說:“首先,必須是中國原創設計品牌,其次,我們會選擇那些有意于開拓歐美市場的中國品牌。”
未來幾年,對于中國品牌與意大利品牌都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中國品牌要面向國際化,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也要做好本土化。“因此,已經成功舉辦了19屆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將為中意合作提供一個優秀的平臺。”陳大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