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問題或成中國鞋企留住人才關鍵因素
如今,員工對于薪酬不滿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而這種不滿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認為自己的付出與薪酬不匹配;二是覺得與他人的薪酬差距沒有體現出相對價值的大小。
時值年終,許多鞋企又要面對一片“加薪”的呼聲。然而,調薪卻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是“摁下葫蘆起了瓢”:對一批人的調薪常常引發起其他人的抱怨,他們會感覺公司只是喜歡“給哭鬧的孩子吃糖”,讓埋頭苦干的員工吃了虧;而那些得到調薪的員工,也未必就滿意,他們認為自己只是“爭取到了本來就應得的回報”而已。
于是,對薪酬實行“救火式管理”的企業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薪酬水平越來越高,人工成本直線上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對薪酬的抱怨卻越來越多。尤其是核心員工,當他們感覺公司不能以創造的價值大小支付薪酬時,就會萌生離職的念頭。
這種“應急式”的薪酬管理折射出企業在薪酬管理中所存在的兩大失誤:一是沒有考慮企業到底應該為誰支付高額薪酬,二是沒有針對“如何實現薪酬公平性”進行深度思考。
一、薪酬制度的政策性傾斜
有效率的薪酬制度所吸引的人才、倡導的行為以及獎勵的技能一定是與企業戰略發展導向一致的。企業的管理者可以通過確認組織中薪酬最高的那部分員工(相對于市場上的薪酬水平,而不僅是與企業內部相比)的性格特征、行為與能力是否與實現戰略目標需要一致,來判斷薪酬制度的有效性。
1、關注核心人才
薪酬管理,是為了使企業能夠將有限資源聚焦于核心人力資源的投入,同時能夠兼顧企業多數人的公平與感受,從而達到激勵留住核心員工,支撐組織戰略實現的目的。那么,怎樣的員工才符合核心人力資源的標準呢?
首先,崗位價值要高。崗位的價值在不同的戰略導向下會存在較大差異,以生產制造企業為例,在市場領先戰略模式下,市場開發及銷售崗位就成為企業關鍵增值崗位,而差異化戰略要求員工具有更加敏銳的市場嗅覺與營銷能力,新產品開發崗位也就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其次,業績要好。具備核心人力資源候選資格的人才,必須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業績水平,在崗位上持續為組織提供高質、足量的穩定產出。
最后,能力要強。具備較強的能力是承擔高價值崗位責任的前提,也是保持良好業績的基礎,但現有能力水平只是能力強的一個方面,想成為組織的核心人力資源還必須具備進一步開發與提升的潛能。
崗位價值高、業績好、能力又強的人才,對組織的貢獻度明顯高于其他人員,企業也應該及時將薪酬政策向這些核心人才傾斜。
2、激勵關鍵行為
不同的戰略導向對崗位的績效要求、行為要求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企業,薪酬設計中會側重于短期行為指標;而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則更加側重于員工的長期行為,側重于對長期指標的獎勵。
因此,企業在對崗位明確薪酬定位的同時,還要合理設計其薪酬結構及崗位績效指標,以最大限度的、最長期有效的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保證各崗位績效指標對組織戰略的支撐作用。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