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積極開展商業模式解決當前困局
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都已經迫在眉睫,箭在弦上。路在何方?中國鞋企正在面臨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成則達濟天下,敗則滿盤皆輸。我們所依托的低成本優勢正在被不斷地侵蝕,中國鞋企能否更上一層樓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關鍵就在于能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
鞋企當前所面臨的困局
當鞋行業發展到今天,經營模式的雷同,產品的同質化已成為整個行業的通病。在此之下,大多數鞋企只能被行業現狀裹脅著,集體加入原始化的價格搏殺,利潤不斷畏縮,企業陷入實力日益被削減的困局之中。在此“商業模式缺失”的現狀之下,就不可避免出現眾多諸如此類困擾我們的衍生弊端。
1、多元化經營
對于企業來說,多元化經營本身并不錯,但為什么很多企業在多元化發展之下,前景并不樂觀?首先我們就要弄清楚,多元化經營并不是我們應對主業瓶頸的避難所。國內很多鞋企在遭遇經營困境時,不是想著如何尋求更合適的商業模式,而是繞道走,選擇橫向發展,這無疑是在自我放逐。當我們想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時,首先應該審視自己當前的“籃子”(本業)是否足夠的牢靠。對于鞋企而言,需要的是戰略型的多元化發展策略,而不是“看什么火就做什么”投機性的多元化。專注本業需要企業領導人有更強大的行業抗壓能力。
2、經營策略的頻繁變動
“發展戰略”是現在很多鞋企都關注的焦點,但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企業戰略側重的是目標,更加顯性、短期;而商業模式重的是路徑,怎么去達到目標,重要的是布局,更加長期。中國企業家在關注企業短期戰略時更應關注商業模式,因為商業模式是戰略的戰略,商業模式是企業戰略的指南與方向、原則、根基。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才能帶領你制定出優秀的年度戰略或三五年戰略。中國企業應先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設計,而后再制定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目標,這才是企業經營的合理順序。
在沒有尋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之下,鞋企最容易犯的便是經營策略的頻繁變動,見點不見面,策略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由此帶來的最大的問題,便是人事的不斷調整,盲目投入的增大,導致企業的嚴重內耗。
3、盲目跟隨“榜樣”腳步
當鞋企遭遇發展瓶頸時,企業最急于尋找學習對象,希望從別人的身上汲取經驗。但問題在于,很多企業學到的只是對象的淺層表象,并沒有掌握“商業模式”的精髓。企業不能了解自身的病灶以及藥物的藥性,病急亂投醫只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傷害。
4、資本運作的落伍
很多鞋企在資本運作的道路上明顯的跟不上時代要求,但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資本的角逐。而能否贏得資本市場的關注,相較于當前的贏利規模,更取決于你的“商業模式”能否為他們帶來美好的未來。
5、市場定位不清
沒有系統化的商業模式,必然讓我們對自己的經營方向定位不清,或者僅僅是想當然地將市場定位停留在口頭上。找準什么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并且不斷地加以鞏固和提升才是我們當前的急務。根據我們的強勢,再決定我們的市場定位。沒有核心競爭力來阻隔競爭對手,就永遠不會有話語權,這是成功商業模式缺失的最大問題。
6、職業經理人的快速流動
企業尋求突破的同時,也將更多的期望寄托在職業經理人的身上。但由于職業經理人本身受習慣性思維和行業視野的局限,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給企業制訂一套量身定做的發展方案。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新思維,企業即使不斷的臨陣換將,也并不能給企業帶來新突破的曙光。
對于鞋企而言,要擺脫當前的泥潭,除了商業模式的創新,不知道是否還有第二條路可走?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