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運行環境遇內外市場拉力疲軟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風暴洗禮,全球經濟一直繃在緩慢恢復的弦上虛勢無力。世界經濟因缺乏需求而重新進入脆弱和減速階段,復蘇的復雜性和曲折性進一步放大。在崎嶇坎坷的全球復蘇道路上,我國也難獨善其身。從前三季度經濟走勢可見,我國經濟正在實現“軟著陸”,內外銷雙雙減速的市場表現則成為業內擔憂。
回首2010年開年之時,行業仍能樂見于受國內外市場恢復性增長支撐而顯現的“內外銷混搭式”增長,但2011年前三季度,國際市場受到發達經濟體經濟恢復緩慢、發展中經濟體高通脹困擾等影響而需求乏力,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量增長疲弱的勢頭明顯。同時,國內消費受到經濟環境降溫、通貨膨脹高位等因素影響,人們對衣著類的消費需求受到了部分抑制。內外銷兩大市場的疲乏致使行業增長的市場拉動力大打折扣。
據尼爾森全球消費者調查對亞太、歐洲、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和北美56個國家和地區的31000位消費者進行追蹤研究顯示,2011年三季度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8點,為2009年四季度以來最低水平(消費者信心指數在100以上表示信心水平樂觀,100以下表示相對悲觀)。2011年三季度滑落至近七個季度的最低點,足以見得全球消費處于低谷。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紡織行業的原料價格趨勢難以把握使得成本控制的風險不斷加大。加上已成常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燃料動力成本上漲、物流商業渠道費用提升等,都構成了行業綜合成本上漲的主要推手,擠壓著企業的利潤空間。
宏觀調控方面關于貨幣政策的收緊,也成為套在企業身上的緊箍咒,融資成本上升進而加大了企業的財務負擔。有關研究報告表明,今年6月的貸款利率上浮占比高達61.2%,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市場實際貸款利率則大幅上升,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普遍高達基準利率的30%以上。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1~8月,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息支出同比增長39.2%,增速較同期主營業務收入高出近9個多百分點。
多方壓力的持續加碼不斷演變成影響行業保持快速發展的因素。從總體規模水平指標增速來看,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增速較上半年減緩1.1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減緩2.6個百分點;同期,我國紡織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3%,增速較前期均有明顯回落。
所幸全行業都在圍繞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組織生產經營,企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質效水平。據我國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8月,我國紡織行業利潤率為4.99%,較上年同期提高0.23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較上年同期提高21%;行業三費比例較上年同期下降0.25個百分點。顯見,行業運行質效水平又上一城,但難掩爬坡過程中的體能消耗,行業總體運行增速減緩成為必然。
猜想年底,基本可以判斷國內外市場需求減緩、綜合成本上漲壓力問題仍將持續,年內貨幣政策調整要全面轉向的概率也不大,行業運行走勢趨緩勢頭或不能有效改善。
國際市場篇
全球消費信心指數普遍滑落
我國紡織出口數量增速銳減
據測算,2011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同比提高了22%。若僅從出口數量來看,剔除漲價原因,2011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數量僅增長2%左右,增速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回落。在今年以來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中,出口數量的增長貢獻僅為10%,比2010年的貢獻度顯著下降。可見,國際市場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疲乏勢頭明顯。
從國際市場需求來看,2011年年中以來,世界經濟負面消息頻傳,美歐經濟活動弱于預期、日本經濟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加深、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發達國家高債務風險凸顯、各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振蕩等。在這些重大不利因素沖擊下,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明顯上升。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也受到全球消費低迷的影響而表現乏力。
【美國】消費情緒下滑 進口需求減緩
美國國內市場消費低迷,必然會影響其對進口產品的需求。2011年1~9月,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增長11.33%,增速較上半年減緩了1.5個百分點,更低于一季度進口增速1.7個百分點。其中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僅增長7.89%,遠低于同期美國從全球及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主要競爭對手國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速。
美國作為全球消費的第一大國,如今正在自食“過度消費”的慣性經濟發展模式的惡果。人們正在重新審視超前消費和舉債消費模式,而與此同時,美國的國家財富信譽也受到了質疑。美國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8月5日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至“AA+”,這是自1917年以來美國政府信用評級首次被下調,也引發了世界對美債危機的擔憂,增加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近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后,2011年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長2.0%,盡管增速稍快于前兩個月,但仍低于此前2.5%的初步數據,顯示了美國經濟增長缺乏原動力。另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失業率為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但仍居于高位水平。
在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美國居民的消費情緒下滑顯著。據有關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9月的46.4降至39.8,為2009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美國消費者聯合會也于近日公布了與全國信用社協會聯合開展的全國節假日消費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37%的受訪者認為財務狀況不如去年,比去年高出7個百分點;有41%的受訪者表示將在即將到來的節假日購物季減少開支,而從2000年到2007年,這一比例通常在30%以下。
在居民消費情緒低落,節儉蔚然成風的形勢下,美國零售市場增長緩慢,而服裝店銷售更是創下2010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另據美國著名服裝零售商GAP公司的財務數據報告顯示,三季度該公司的利潤下降了36%,并指出公司面臨的挑戰將持續至假日購物季。可見,無論從宏觀的數據資料,還是從微觀的企業報告,都能讓我們感知到美國紡織服裝市場“消費低迷,需求不足”的事實。
從我國的海關出口數據來看,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增速的確夠不上樂觀。據我國海關數據統計,2011年1~9月,我國對美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299億美元,同比增長12.3%,遠低于同期我國對全球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速11.7個百分點,也低于上半年我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13.8%)1.5個百分點。
【歐洲】深陷危機窘地 消費難現曙光
受歐洲紡織品服裝消費需求下滑影響,我國對歐盟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也呈現趨緩走勢。據我國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428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增速較上半年下滑2.5個百分點。
近些年來歐洲經濟極度疲弱,沒有明顯的支撐點和增長點,無法支持歐洲國家龐大的債務規模。在金融危機爆發,經濟發展停滯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社會福利支出并未相應降低,致使本就不夠富裕的政府財政更加惡劣,財政赤字猛增,導致了債務危機。
從近期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增長已經停滯。據數據資料顯示,歐盟經濟增長率今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0.2%,增幅與前一季度持平,遠低于第一季度的0.7%。從不同國家來看,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增長0.5%,法國經濟增長0.4%,西班牙和比利時經濟陷入停滯,而荷蘭經濟下降0.3%,葡萄牙經濟下降0.4%,塞浦路斯經濟下降0.7%。更糟糕的是,前述歐盟經濟增長率數據的統計未包括意大利和希臘這兩個深陷債務危機的國家,而這兩個國家的危機在10月愈演愈烈。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歐元區已出現衰退信號。據有關歐盟委員會報告稱,經濟在較長時間內陷入停滯的可能性非常高,且無法排除經濟陷入深度持久衰退及市場繼續動蕩的可能性。
為刺激經濟增長,歐洲央行11月3日宣布下調利率0.25個百分點至1.25%,意味著歐洲央行已決定扭轉今年4月啟動的加息勢頭,但此舉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歐債危機,且高通脹還將繼續抑制居民消費。悲觀的經濟數據,以及持續加深的債務危機,使得歐洲消費者信心不斷降低。據歐盟委員會統計,歐元區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20.4,10月為-19.9,已連續第6個月下滑。歐盟的商品零售業也受到了較大影響。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9月,歐盟27國零售額同比下降0.8%,環比下降0.3%,其中紡織品服裝類的零售額同比下降了1.2%,環比下降了1.3%,下降幅度更為明顯。
【日本】通貨緊縮困擾 景氣預期低迷
今年以來,盡管我國對日本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從總體走勢來看,日本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確然有趨緩走勢。據我國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1~9月,我國對日本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06.1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增速較1~8月下降了0.06個百分點。
在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發生8個月以來,該國經濟出現“井噴式反彈”,有超越美國的趨勢,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開始復蘇。據統計,日本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為成長6.0%。然而,喜悅是短暫的,日本財務省11月21日公布的10月份貿易數據顯示,10月該國出口同比下滑3.7%,進口同比增幅17.9%,為連續第22個月上升。今年10月,日本的消費者物價下滑,為過去6個月以來首次,導致日央行對該國經濟將走出通縮周期的預期受到質疑。日本國家統計局在對外發布的一份數據報告中,在不計入新鮮食品的情況下,10月消費者物價較上年同期下跌0.1%。可見,日本經濟仍受到通貨緊縮的困擾,更糟糕的是,日本債務急速累積,也埋下主權債務危機的隱患。同時也造成了日本國內紡織品服裝需求一度回暖,而后低落的現狀。
據日本有關機構針對紡織時尚行業景況的調查問卷顯示,夏暑及災后特殊需求高峰過后,消費情況再度陷入低谷。該調查問卷參與行業包括纖維面料廠家、面料加工廠、紡織商社等23家,服飾廠家及批發企業43家,時尚配飾企業12家,零售、開發商47家,共計125家企業。問卷顯示,認為三季度時尚消費與二季度相比“有所上升”的不足40%,認為四季度將“有所上升”的僅占整體問卷的25%。對于整體景氣指數,企業認為三季度比二季度“有所上升”的占40.3%。半數以上的回答者認為此前或今后景氣指數呈現“低迷”甚至“沒有變化”。對消費景氣指數持悲觀看法的企業占據了多數。6成以上的企業認為,四季度的時尚消費與上季度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些企業中的35%認為三季度的恢復勢頭將會持續下去。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