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減少“縫紉機上的童年”?
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有一群孩子,目前只能臨時寄養在別人家里或在父母工作的崗位——縫紉機上、洗衣房里、收廢品的三輪車上度過他們的童年,這些來京務工人員的子女,因價格低的無證私營幼兒園被關停,因高額的贊助費及戶口的限制止步在公辦幼兒園的門前。據家長們反映,西紅門鎮只有兩家正規幼兒園,但門檻高、收費多,很多幼兒家長只能望園興嘆,選擇后面三種“下策”。
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有一群孩子,目前只能臨時寄養在別人家里或在父母工作的崗位——縫紉機上、洗衣房里、收廢品的三輪車上度過他們的童年,這些來京務工人員的子女,因價格低的無證私營幼兒園被關停,因高額的贊助費及戶口的限制止步在公辦幼兒園的門前。
本該在幼兒園里玩滑梯、唱歌、畫畫、寫字……但孩子們卻得不到或失去了這些幸??鞓返臋嗬?只能無奈地在危險的縫紉機上、嘈雜的商鋪、風吹日曬的三輪車上或電視機前安放他們的童年,或木然或孤獨或惶恐地虛度著時光,他們所處的環境與年齡很不相稱,令人心疼,令人擔憂。
綜合媒體消息可知,9月1日北京市大興區堅決關停了31家無證“黑園”后,這些外來人員子女的去向主要有四個方面:分流到正規幼兒園;繼續在更隱蔽的“黑園”入學入托;跟著父母“瞎混”;回老家成為留守兒童。據家長們反映,西紅門鎮只有兩家正規幼兒園,但門檻高、收費多,很多幼兒家長只能望園興嘆,選擇后面三種“下策”。
關停無證“黑園”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讓孩子們得到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但令人遺憾的是,關停“黑園”之后,除了一部分比較幸運的兒童進入了教育環境更好的幼兒園,其他大部分兒童的成長環境更加糟糕了——縫紉機上的童年比黑園里的童年更暗淡,這樣的結局對于關停“黑園”的初衷而言異常尷尬。
對于“一刀切”式關停無證“黑園”可能遇到的問題,輿論早有預判,并給了很多建議。比如,在保障安全教育的前提下,適當放松準入標準,整改規范保留一批硬軟件標準尚可的無證“黑園”;在正規幼兒園的接收能力能夠滿足幼兒入學入托需求后,再循序關停“黑園”等等。但顯然,北京大興區沒有重視這些建議。
城市外來人員子女入托、入學,在不少地方都是一個社會問題。當有一種不太規范的幼兒教育資源為外來兒童提供服務,有關部門出于規范目的全面取締這種資源,但一段時間之內又提供不出足夠的規范資源,那么,這種做法是不是過于簡單粗暴?
“縫紉機上的童年”對于城市強力取締“黑園”的行動是一種警示。其實,無證幼兒園替政府分擔著責任,取締無證幼兒園需要循序漸進,在不能全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之前,有關方面不妨正視現實,寬容一點,通過優化配置、規范升級、加強監管等方式合理利用無證幼兒園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