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壓力下溫州鞋企路在何方?
鞋業受用工成本、原料成本雙層夾擊下氣喘吁吁
“東莞的鞋業龍頭地位至少還能維持20年。”此話是東莞內資皮鞋企業龍頭企業華堅集團總裁張榮華所言。但是,2011年以來,與玩具、制衣并稱三大“低附加值產業”的東莞制鞋業發展情形并不樂觀,其中主要的標志性事件當屬11月中旬爆發于黃江裕成鞋廠的千名工人維權糾紛。
“以裕元鞋廠代工的阿迪達斯皮鞋為例,5年前出廠價是20美元,前幾天我去調研價格時,依然是20美元一雙,而比起五年前,工人的工資至少漲了兩倍有多,這樣算來,工廠老板的日子可想而知。”在厚街從事采購貿易的梁飛先生說。
“這是一個多數企業日子難過,極少數企業逐漸走向壟斷、最后導致贏家通吃的時代。”厚街玉成皮鞋老板王華這樣總結,他說任何行業在最壞的時代,其實都是一個重新洗牌、有人歡喜有人憂的時代。“那些家底厚、現金流充足、能夠堅守的鞋廠將是最后的贏家,當多數企業為了保本而不敢貿然接單的時候,有一部分財大氣粗的企業反而獲得了更多的訂單,當經濟形勢好轉之際,這些企業將會更加好地開展業務,因為困難時期他能頂住壓力接單,在業界自然會獲得好名聲”。
華堅集團總裁張華榮說,東莞鞋業整體上發展確實面臨訂單減少、成本高漲的難題,但就華堅集團來說,在2011全行業都在喊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銷售收入增長20%的業績。
從事皮鞋采購的外貿公司高管張榮飛則表示,2011是所有的皮鞋廠招工最為困難的一年,這種困難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存在的一個行業現象,就他所知,五年前各大皮鞋廠招工還有所挑剔,通常喜歡挑選老實本分的女工,而最近幾年,就連男工也找不到了。由于當年的勞務輸出大省現在已經有了大型企業紛紛進駐,因此人們不再出門,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因此,東莞皮鞋業的工人開始經過中介和老工人在更加邊遠的省份招工。
“五年前制鞋工人的工資是800元一個月,現在普遍漲至1800至2500元,低于1800元的工廠根本就留不住工人,但是,工資在上漲,工廠的訂單價格卻始終維持在低位,因此,利潤受到擠壓的只能是工廠,這就是代工出口的東莞鞋業現狀。”梁飛透露說,對于沒有品牌的小型代工企業而言,接下來的唯一出路就是去到勞動力價格低廉地區開廠,如果抱殘守缺,既不創建品牌拓展內銷,也不考慮搬遷工廠,留在東莞肯定是等不來春天的。
知情者說,實際上這次阿迪達斯的代工廠裕成就是因為工人難找,高層決定去江西開設新廠導致。即使是華堅這樣的龍頭制鞋企業,在東莞招工也存在難度。據了解,華堅前些時候已經在江西開設了分廠,而斥巨資投入打造世界鞋業總部基地,即是為了應對以后低端制造業走向沒落的不利局面。“東莞以后適合做研發、原材料交易和人才培訓,車間不適合留在東莞。”張華榮如此說。
東莞鞋企出現的問題并非是地域性的,作為中國鞋都之一的溫州也出現了諸如以上的矛盾;利潤受擠壓、勞動力成本抬升、用工困難等局面也在不斷的消耗著鞋企業主尋求解決途徑的腦細胞。很多溫州本土鞋企選擇抬高產品價格來抵消一部分成本抬高所導致的損失,但這對于整個價格戰泛濫的市場形勢而言,或許并非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