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將建5~8個鞋業產業基地
第三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今日結束
第三屆(2011)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今天結束。在昨天的發布會上,中國皮革協會作了“未來五年世界鞋業及中國鞋業發展趨勢發布(解讀中國皮革行業‘十二五’指導意見)”,并提出中國制鞋的國際競爭壓力仍比較大,同時透露,未來五年,將在全國建設5~8個鞋業產業基地,未來十年仍然是中國鞋業發展的最好時期。
中國制鞋勞動力成本較大
為期三天的第三屆(2011)世界鞋業發展論壇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的46個行業協會出席。
在本屆論壇上,中國皮革協會作了“未來五年世界鞋業及中國鞋業發展趨勢發布(解讀中國皮革行業‘十二五’指導意見)”,并就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幾個國家制鞋勞動力成本數據進行對比,中國制鞋勞動力成本為1.3~1.5美元/小時,國際競爭壓力大。
中國皮革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鞋年產量130億雙,勞動力成本是1.3~1.5美元/小時;印度年產量20億雙,勞動力成本是0.65美元/小時;巴西去年各類鞋年產量近9億雙,勞動力成本是4.35美元/小時。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在幾大最具制鞋競爭力的國家當中,中國的制鞋勞動力成本排行第二,面臨的競爭壓力大。
同時中國皮革協會也指出,這些國家要在十年內取代中國鞋業大國的位置,也是比較困難的,但中國必須加快調整結構、轉型升級。
基本實現固廢無害化處理
此外,中國皮革協會也指出,中國發展皮革產業還有諸多的優勢,如豐富的原料皮資源、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加工能力等,因此,從長遠來看,中國有能力由世界皮革大國跨向世界皮革強國。
皮革行業“十二五”規劃指導意見提出了“八大發展目標”,包括2016年前,要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形成5~8個比較成熟完善的制革集中生產基地,全面推進清潔化生產技術;水循環利用比“十一五”末期提高10%,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減少8%,氨氮排放減少10%,廢水排放減少10%,基本實現固廢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