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調查:中小企在洗牌中“隕落”
- 贊 0贊 0
- 踩 0踩 0
-
-
- 確定
- 1疫情,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習慣
- 2阮積祥:疫情催生對工業縫紉機的需求 機會大于威脅
- 3富山的“一針一線”都成為數據
- 4讓縫紉的快樂不斷線!
- 5中捷為全體員工健康大護航!
- 6阮積祥出席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并演講
- 7W20步進羅拉車的十八般武藝
- 8杰克“野狼團”徒步登山,練體魄,強意志
- 9縫紉機上的這些按鈕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 10協會調研寧波、東陽、吳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業
首站告捷!全國縫制機械維修職業技
“心動不如行動。”中小企業要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必須積極主動去應對,把轉型升級的愿望付諸具體行動。
“三荒兩高”烤溫州
目前中小企業中大約有10%在升級,20%左右在轉型中,約60%到70%面臨生存困境
我們期待著,困境重壓下中小企業得以涅,然而,環境倒逼,會掃倒一片,關鍵是那些具備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不要在洗牌中隕落。
所以,中小企業需要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洗禮,也需政府的呵護。
希望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成真
沒有足夠級別的獨立部門負責管理中小企業,恐怕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癥結。
2011年10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溫州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調研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我有幸參加座談會并在會上建議:應設立直屬國務院的國家中小企業總局,統籌制定全國中小企業政策,統籌調配分散在各部委辦的扶持中小企業的資源,統一協調和指導全國各縣級以上政府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的工作。
對這個機構,我期盼了好多年,也呼吁了好多年。
目前,我國各省級以及地市都有中小企業局,中央直屬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卻尚未成立。原來國家發改委有中小企業司,后來“剝離”給工業和信息化部。雖然國務院成立了一個中小企業協調小組,但屬于非常設機構。由于統籌管理機構的缺失,政策又分散在各個部委,就可能使中央出臺的一些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執行效果難以更加充分。
2011年,國家出臺了“非公經濟36條”,如果有具體的牽頭部門負責落實,該政策就會有彩云有潤雨。
重現“三荒兩高”問題
國家的重視,并不意味著溫州中小企業面臨的“三荒兩高”迎刃而解。
一是“融資荒”。全國工商聯有一項調查表明,規模以下的中小企業遇到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的借貸關系,微小企業95%沒有從金融機構獲得過貸款。中小企業普遍感到資金短缺。
二是“用工荒” 。溫州市經貿局對855家企業的調查顯示,有74%的企業用工緊張。
三是“供電荒”。拉閘限電,在浙江、江蘇、上海、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都存在。2011年,浙江省用電缺口月300萬千瓦以上,溫州市缺口約70萬千瓦。
四是高成本。2011年用工成本漲了20%~30%;融資荒帶來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銀行貸款通常實行基準利率上浮30%到50%,加上各種費用,實際貸款成本接近基準利率的兩倍。
銀行增加利息的名目較多。一種方式是變相提高貸款利息,比如說銀行借給你1000萬元,需要你先存300萬元在銀行,這筆錢你是不能動的,也是沒有利息的(即使有也是低息的),相應產生的利息會被分攤到實際使用的700萬元資金里面去了。等于提高了實際貸款利息。
另一種方式是銀行變相要求借貸人購買各種各樣的基金,名目繁多,這樣實際上正規企業借出來的資金的利率也已經達到月息1分到1分2,甚至1分5左右。這也推高了民間借貸利率,目前溫州民間短期貸款月息達6%左右。
[1] [2]
共0條評論
熱點新聞
視覺焦點
歡度國慶·喜迎中秋 | 中國縫制
紡織服裝業,內需潛力如何釋放?
疫情,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習慣
阮積祥:疫情催生對工業縫紉機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