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緯:一直很用心
秉持著“用心造繡花機”這一核心理念,杭州經緯電子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余年發展,已成為電腦刺繡機行業中集自主研發、規模生產、全球銷售為一身的現代化企業,擁有員工370余名,年產繡花機2 000臺以上。
1998年成立的杭州錦繡電腦繡花機廠是經緯的前身。由于當時環境下自行做出口貿易的難度比較大,運行三年之后,2001年,考慮到出口貿易問題,成立了中外合資性質的杭州經緯電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2009年,經緯進行股份制改革,成為如今的杭州經緯電子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發展過程中,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會經過持續變化,經緯也是如此,產品數量從少到多,產品規格從單一產品到系列產品,一直在發生變化。1998年成立公司時,經緯就生產了針數為6針、頭數以6頭、8頭為主的刺繡機,當時多頭機屬于剛啟動的階段,經緯從一開始就站在了高的起跑點上。發展至今,經緯生產的刺繡機頭數最多可達84頭,產品系列也從單一、不剪線為主的平繡機,發展為現在帶有自動剪線的平繡機加亮片機,帽繡機、特繡機等品種一應俱全。
1998年到2001年,經緯生產的產品全部為內銷。從2002年至今,外銷比例逐漸上升至70%。外銷地區包括出口量最大的印度市場,還有遍及南北美洲、東南亞、中東、南北非、澳洲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機型也非常齊全,以平繡機的比例較高。內銷方面,區域分布較廣,南方、北方、珠三角、長三角均有銷售。
經緯董事長湯曉明說,經緯一直是在穩步前進的,并沒有受到太多外力的障礙和影響。對于目前刺繡機產業的整體形勢,影響比較大的問題還是集中在出口貿易上。湯曉明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國內通貨膨脹趨勢明顯造成的原材料等上漲、人工工資的提升,這三方面的原因直接導致了企業利潤的大幅度下降,降幅高達50%以上。
杭州經緯電子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曉明
研發路上荊棘滿布
每當市場有了新的變化,客戶有了新的需求,經緯總是把眼光放得更遠,能夠及早發現,及時投入,這樣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過虧損的情況。湯曉明說:“公司的研發團隊是走在最前面的,在人家還沒意識到時我們就已經在研發和投入了。一個系列產品的成功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等到產品成功推上市場,由于控制系統不是自己生產的,所以造成后續很快就能被別人模仿,這一點對公司的打擊比較大。”這一說法印證了刺繡機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緯公司曾經在2005年和2007年嘗試自己研發控制系統,因為刺繡機面臨的競爭主要是產品的同質化,而控制系統的優先差異化則是一個突破點,但兩次長時間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來自于各方面的壓力,一是市場習慣用大豪電控,二是自己研發控制系統不可能一下子做全所有的系列產品,做系列產品一定有一個過程,這對于企業的銷售和生產都有壓力。
在研發新產品的道路上,經緯雖然時常走在市場前端但頻頻受挫,因為新產品剛剛上市,市場上后續模仿跟進的行為就難以抑制,企業前期的研發費用就打水漂了。據悉,2003年經緯在新加坡展會上就首先展出了毛巾平繡的混合機,當時國內還沒有工廠能夠生產此機型,但由于控制系統存在問題,機電沒有辦法配合起來,之后又逐步進行了兩至三年開發,正常銷售后,該產品在全國就“遍地開花”了。湯曉明說,別人不需要前期走那么長的路也能做,這個就是自己沒有控制系統的缺陷,機械的方面的知識學得很快,難點主要在于機械與控制系統的配合。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