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紡織業運行分析與預測
2012年紡織行業開局總體保持平穩,但行業仍面臨一系列風險,包括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增速放緩、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上半年行業將在從緊和較為嚴峻的形勢下運行。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降低運行風險,推進經濟平穩增長,是紡織行業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
受國際市場低迷、原材料價格波動、要素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資金短缺等因素影響,中國紡織行業在2011年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趨緩,尤其是出口和利潤,中小微企業經營狀態不容樂觀。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分析,今年上半年,面對國家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既有一部分原有矛盾和問題將結轉到今年,也會有新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紡織行業總體形勢從緊嚴峻。
2011年增速放緩 行業利潤增速下滑
2011年,中國紡織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保持較快增長,運行態勢基本平穩。但是,行業運行中面臨的各類風險較2010年明顯增多,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原料價格大起大落、生產成本持續上漲、融資環境緊縮等因素增加了運行壓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呈現放緩勢頭,出口數量和行業利潤增速下滑尤為突出,小微企業運營遇到較大困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全國3.6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786.5億元,同比增長26.8%;銷售產值53601.7億元,同比增長26.86%。化學纖維產量達3362.4萬噸,增長13.9%;紗產量達2894.5萬噸,增長12.4%;布產量達619.8萬米,增長11.6%;服裝產量達254.2億件,增長8.1%。全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6799.1億元,同比增長36.3%。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2956.42億元,同比增長25.94%。但是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利潤增速大幅度下降,主要緣于行業面臨的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資金成本等成本要素的壓力越來越大。
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2011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541.2億美元,同比增長19.9%;其中,出口價格同比提高19.3%,出口數量同比僅增長0.5%。從出口產品結構上看,出口數量下滑的品種主要與棉制品有關,包括:棉紗線、棉織物、棉制床上用品、棉制服裝等。只要是涉棉產品,出口的數量都呈負增長。其中原因主要與去年棉花市場價格大起大落有關,給出口接單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國內棉價高于國際棉價,也導致了我國棉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明顯下降。
小微企業處境艱難 利潤增長僅為個位數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重點產業集群跟蹤數據,2011年規模以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71%,利潤同比增長9.9%,遠低于規模以上企業增長水平,其經營收入增長和利潤增長都僅為個位數。9個出口比重大于20%的服裝產業集群,規模以下企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僅為4.7%。
2012年開局平穩 不確定因素潛伏風險
2012年開局總體保持平穩,但行業仍面臨一系列風險,包括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增速放緩、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上半年行業將在從緊和較為嚴峻的形勢下運行。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降低運行風險,推進經濟平穩增長,是紡織行業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
2012年紡織行業開局基本穩定。大企業、自主品牌企業、內銷企業由于訂單充足、資金充裕,開工率達到80%~90%,員工節后返回率約80%,員工流動率在10%~15%。部分中小微型企業困難較為明顯,尤其是出口加工型小微企業,訂單減少、員工不足、資金緊張、轉型困難等問題亟待政府和行業給予更多的關注。
出口需求不足 競爭壓力凸顯
2012年上半年,行業運行面臨的各種不利因素和風險明顯增多,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歐債危機持續升級,對國際市場需求產生明顯負面影響,美、歐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結構惡化,消費市場信心低迷,制約了紡織品服裝需求,導致發展中國家服裝出口增速降低,對相關產業鏈配套需求隨之放緩。預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需求不足及競爭壓力將更加突出,上半年行業出口數量將低位或負增長。
二是2012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將繼續呈現以內銷市場為主的走勢,但受社會投資增長減速、出口拉動經濟力度減弱、經濟結構主動深化調整等因素影響,預計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有所下調,消費增速較上年可能減緩,將直接帶來衣著消費增速減慢。
三是國內棉花市場行情撲朔迷離,儲備棉如果采用“成本+利潤”拋儲,將帶動國內棉花價格上漲,國內外棉價差繼續拉大,紡織企業國際競爭力將進一步削弱。化纖價格受棉花價格、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等影響,可能呈現震蕩態勢,加大下游企業運營風險。
四是紡織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明顯,抽樣顯示八成以上企業用工短缺,工資漲幅15%以上。招工難、工人流動性大和職工生活待遇提高等因素,均使企業用工成本呈現剛性上升趨勢。
五是紡織中小微型企業依然面臨融資不暢、融資成本高、訂單數量不穩定等問題,尤其出口加工型企業,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依然存在條件下,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這類企業過多關停,將直接影響就業和社會穩定。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