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一線運動品牌如何把握契機沖出重圍
2012年,李寧、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體育用品企業,最新訂貨會數據、庫存積壓數、計劃新開店鋪等均處于近年來的最差水平。
業內分析認為,體育品牌企業不僅面臨同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壓力,同時還受到休閑行業的市場擠壓。一方面,大量低價多款且具有快速補單和調貨能力的本土休閑品牌遍地開花,另一方面zara、優衣庫等洋品牌的推陳出新,都對本土體育用品行業構成壓力。
“李寧公司宣布大幅度裁員,只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其它體育品牌的裁員序幕或將就此拉開。”邵立剛表示,2012年必然是國內運動品牌非常困難的一年,自2008年開始,體育品牌瘋狂市場擴張所埋下的炸彈將一個個引爆,體育品牌的倒春寒已來臨,就看誰能挨得過去了。
瘋狂擴張后的本土運動品牌目前面臨一個新的輪回。高溢價的“洋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兩大巨頭牢牢控制著國內運動品牌的高端市場,本土品牌如何應對運動品牌“洋消費”的傾向,在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中突圍是企業要思考的命題。“運動品牌是有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本土品牌要想突圍,就需要與時尚、藝術等元素結合,創造符合時代消費者的文化符號。
在品牌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大量過剩的前提下,要想安然度過這一時期,并有機會把握行業契機沖出重圍,恐怕還是需要回到價值創新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