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多騎驢找馬 映射嚴峻就業形勢
畢業生先簽一家單位保底,遇到更好單位時不惜支付違約金毀約
“草簽族”是否不負責任
新聞回放
眼下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時期,“騎驢找馬”的現象很多,人們還形象地稱之為“草簽族”,即與用人單位簽一份就業協議用來保底,遇到更好的企業時,不惜支付違約金跟原簽約單位毀約。近日,某網站的一份調查顯示,99.2%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大學生中存在“草簽族”。
“騎驢找馬”不能一棍子打死
今年2月,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的鄧多鮮順利通過了云南紅塔集團的考試并簽約,而這是他今年簽的第二份工作了。
“我現在和第一家單位的合約還沒解除,應該還要交一定的違約金……”在小鄧看來,能找到心儀的單位,交點違約金也值了。
對鄧多鮮“毀約”,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表示理解,認為這還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智聯招聘校園招聘西部區經理徐喬也認為,大學生找工作出現“騎驢找馬”現象很正常,這說明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念已逐漸被大學畢業生所接受,他們變得更加理性和現實。
騎驢找馬’的現象不能一棍子打死。”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系研究員胡光偉說,“現在就業競爭這么激烈,先簽一份工作至少能解決大學生畢業后基本生存的問題,不可能都讓他們回家‘啃老’吧!”
在胡光偉看來,學生違約后只要按照簽訂的合同辦事,該付的違約金也支付,這也是學生勇于擔當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