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設暗管違規排污Zara等多家服裝品牌被曝光
許多人喜歡時尚、漂亮的服裝和鞋帽,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時尚產品背后的污染情況,或許更想不到一些國際國內知名品牌也存在嚴重的環境違規行為。
9日下午,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環友科技、南京綠石等5家環保組織聯合騰訊綠色頻道在京共同發布了《為時尚清污——綠色選擇紡織品牌供應鏈污染》調研報告。報告顯示,一批大型紡織品牌和服裝零售商的在華供應鏈存在嚴重環境違規行為,對中國的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中國紡織業的纖維加工量約占世界一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世界的34%。紡織業“世界工廠”的地位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中國制造的價廉物美的時尚服裝也裝點了世界。然而,紡織業每年產生的近25億噸廢水和其它污染物,也污染了河流、湖泊、天空、海洋,甚至土壤和地下水。
報告顯示,中國的紡織業排污量大,用水效率低下。其中印染廢水的排放量占整個紡織業廢水排放總量的80%,成分復雜,可能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同時,紡織業在循環用水方面遠遠落后于多數其它產業,造成用水效率極低。
“大量紡織企業存在環境違規記錄,不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馬軍告訴記者,僅在中國污染地圖數據庫中收錄的紡織企業就超過6000家,其中部分企業因私設暗管、污水直排、不正常使用污水處理設施、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等,受到處罰或被未被限期治理。而這些企業中,不乏大型國際、國內品牌的供應商。
據介紹,通過調研初步梳理出超標違規的紡織產品制造商與知名品牌間的供貨關系后,環保組織于2012年3月22日、26日和29日向46家企業的CEO發出信件。
馬軍告訴記者,提示信發出后,部分品牌已經做出了答復。其中耐克、溢達、沃爾瑪、H&M、Levi's、阿迪達斯、Burberry等已經開始采取積極行動,進行查詢并推動解決。
部分品牌除了對環保組織信中提到的具體問題做出回復外,還對中國環境保護工作和環保組織的參與表達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