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兩明兩暗”的模式
電子商務的兩個“明”的模式為大家所熟知,即B2C及C2C模式,是一種針對網上人群需求并在網上完成交易的模式,即從線上到線上的交易模式。
另外兩種電子商務的“暗”模式,不為大家所熟知:一種是線上互聯網人群在線下消費的電子商務模式,以騰訊的增值業(yè)務為典型代表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還有一種暗模式是將線下人群拉到線上消費的電子商務模式,以淘寶的淘一站為代表,還在探索階段。
前一種online2offline的電子商務的“暗”模式,不僅實際存在并運營的非常成功,之所以稱之為暗模式,是由于其本質是一種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但被業(yè)界和大眾所忽略。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業(yè)務及移動增值業(yè)務,占騰訊總收入的80%以上。其實是一種廣義的電子商務模式,即線上使用產品,但付費基本是在線下,通過線下的固定電話、手機支付服務費用。有意思的是,這種交易的特殊之處還在于,至少20%到30%的費用是公司或機構支付的,因為可以用任何電話支付QQ的增值付費,而且自動續(xù)費,員工往往用公司電話支付每月10元的增值服務費,所以幾乎每家公司的電話都支付了此類費用而沒有公司察覺;那些報銷手機話費的白領更是如此,支付很多騰訊的增值業(yè)務,報銷的話費清單基本看不到這些零碎的費用,也沒有公司財務去關注。
可以說電子商務暗模式將是中國大部分互聯網網站的出路,現在已經有些跡象來表明這點:例如美國團購模式,其實也是一種電子商務的暗模式,這種模式并不同于大家普遍關注的B2C 及C2C,是典型的將線上人群拉到線下團購的電商模式。籬笆網在中國已達到年銷售額10億元,也是線上社區(qū)產生人氣,裝修等交易行為全部在線下完成,是除了騰訊以外較為成功的電子商務的暗模式的代表。
從線上到線上的商業(yè)模式幾乎都沒有什么好的結果,結局都很悲慘:B2C行業(yè)全行業(yè)虧損,web2.0行業(yè)全軍覆沒,所有SNS、視頻、社區(qū)等也是全行業(yè)幾乎顆粒無收,移動互聯網及3G網站都還是0收入的行業(yè),都是犯了從線上到線上,從互聯網到到互聯網的錯。可以說,中國大部分類型的互聯網網站,有一定數量線上用戶、廣告收入不足以贏利的網站,包括SNS、客戶端、資訊、社區(qū)等以上提到的大部分網站,未來似乎唯一的出路是在線上積累用戶需求,和相應的垂直傳統(tǒng)商業(yè)結合產生線下交易這種暗模式才能盈利,否則幾無可能。
互聯網只是積累用戶的潛在需求,所有交易流程全部在線下完成,包括線下支付,是個非常靠譜的商業(yè)運營模式,我在親身經營三十到五十商城電子商務網站就深刻體會到這個模式的魅力:一開始和其他B2C企業(yè)一樣,線上注冊、線上支付,追求網上推廣即時ROI,效果并不理想。后來改變模式,互聯網推廣只收集用戶需求及資料,實際交易通過線下銷售人員跟進線下完成,支付手段使用貨到付款,無須用戶注冊、無須使用支付寶及網銀,所有互聯網推廣的ROI即刻增加3到5倍。
現在傳統(tǒng)企業(yè)紛紛涉足電子商務,除了淘寶開店或還能贏利,自營B2C模式幾乎無贏利的可能,而且線上線下渠道沖突難以解決,未來一個可能的方向是也是采用電子商務的暗模式策略,即線上互聯網只積累人氣及用戶需求,網上不賣貨,而將線上人群拉到自己原有線下渠道及門店完成,所有交易行為都不通過互聯網。這或許將是傳統(tǒng)行業(yè)涉足電子商務的新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