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晉江國際鞋博會立下行業風向標
“晉江鞋世界,世界晉江鞋”。將于4月19日至22日在“中國鞋都”晉江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簡稱“鞋博會”)給自己立下了這樣的新座標。
有行業風向標之稱的鞋博會始于1999年,依托晉江本土配套完整的鞋業產業基礎,理念突出“規模化、國際化、專業化、精細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粗到精的發展過程,現已打造成展商遍布世界各地、展品品類齊全、服務功能完善、配套活動豐富的專業國際展會,吸引了10余個國家的展商和70多個國家、地區的專業買家參加,成為了全國專業鞋業展示舞臺,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展會”之一。
借助鞋博會,晉江鞋業趁勢而上,全市已有鞋類生產企業3016家,年產鞋10億雙,產值超過700億。其中運動、旅游鞋占全國總產量的40%、世界總產量的20%,產品遠銷163個國家和地區。
臺灣展商團確認73個展位兩岸鞋業實質性融合
本屆展會將吸引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5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國(境)外參展商展位413個,占25.8%,安踏、361度、特步、青島雙星、喬丹、喜得龍等主要成品鞋品牌企業也踴躍參展。屆時,境內外知名鞋企將同臺斗艷。
自第八屆首次設立臺灣館以來,鞋博會已成為兩岸鞋產業交流的重要平臺,臺灣館成為鞋博會的亮點和特色。本屆鞋博會臺灣展商團確認73個展位,臺灣制鞋工業同業公會、機器工業同業公會帶團參展。
此外,為促進創意設計人才進入制鞋領域,進一步提升運動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由鞋博會組委會與中國皮革協會、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聯合主辦的2012晉江工業設計金獎之第六屆中國鞋都(晉江)海峽兩岸運動鞋設計大賽將繼續舉辦。
作為海西排頭兵的晉江,以鞋博會為平臺,致力于兩岸鞋業的全面交流與深度合作,凸顯兩岸鞋業的實質性融合,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在“先行先試”中實現進一步對接。據專家分析,臺灣企業在技術研發、鞋機生產、產品銷售上具有一定優勢,而晉江作為全球鞋業制造基地,具有相當大的生產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晉江的制鞋業和臺灣的同行擁有很強的互補性。
初步確定5項校企科技合作項目
晉江制鞋業擁有大量具有國際水平甚至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其中有600多家制鞋企業引進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家和中國臺灣等地區生產的自動制鞋流水線3000多臺(套),250多家鞋材企業擁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機500多臺。同時,企業十分注重自主研發投入,全市規模以上鞋業企業均自行配套產品研發機構。全市制鞋業依靠自主研發,目前共掌控了鞋業生產2000多種核心技術、擁有189項專利。
本屆展會將繼續設立科技館,展示鞋業科技成果、企業創新產品、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晉江市鞋業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品,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組委會已向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陜西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皮革工業學校、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省內外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發出商邀函,征集各單位在鞋業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同時也通過深入企業,了解企業技術開發、技術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情況,初步確定福建省晉江市夜光達反光材料公司與集美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關于微棱鏡反光膜原始模具制造技術開發、龍之族(中國)有限公司與四川大學紡織研究所的關于環境友好型功能紡織品的研究與開發、泉州市勁超針織實業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關于東華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泉州市勁超服飾領袖材料研發中心、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與廈門集美大學的關于用于清潔燃燒粉體燃燒的小型工業鍋爐系統、福建省晉江市大自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的關于信息型智能包裝技術應用研究等5項科技合作項目。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