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學習核心技術——如何反饋
反饋是指對某個過程或行為的結果作出的信息返回。它就像一面鏡子,讓被反饋者清晰地看到事情真相,發(fā)現改善點,從而獲得提升。
反饋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無論是管理的技巧,還是教練技術,都會用到反饋技巧。
反饋的基本原則
無論針對個人、團隊還是問題的反饋,行動學習的反饋都要遵守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基于事實
基于事實要求催化師要客觀地反映事實,而非自己的觀點。
例如,催化師發(fā)現有些成員不參與談論,他應該如何反饋呢?如果他說:“我發(fā)現有些人沒有參與到小組工作中來,這很不好,會影響了其他人的情緒。”這樣,催化師很可能會遭遇學員的強烈抵制。此外,催化師過多的評論還會阻斷小組成員思考,也阻礙他們的成長。
基于事實的催化師會說:“我關注到有些成員一直沒有參與討論,這會對我們大家有什么影響嗎?”
積極正面
催化師在反饋時,要多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例如,不要說“我們哪里做得不好”,而應該說“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此外,催化師在做負面反饋之前,最好先進行正面反饋。
例如,催化師發(fā)現小組成員沒有認真思考,就匆忙地給出了解決方案。那么,催化師可以這樣反饋:“我們只用了15分鐘就產生了解決方案,這說明我們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并且很有智慧。現在我們產生了10條建議,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實施,就一定能實現目標嗎?”
達成共識
反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反饋讓團隊或個人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如果團隊或個人不認同反饋,反饋就不會起任何作用。所以,催化師在擺出事實后,要積極引導大家思考負面言行產生的原因和帶來的危害,并達成改善自身言行的共識。
形成行動方案
反饋之后,如果沒有形成改善方案,錯誤就可能再次出現。因此,在大家達成共識之后,一定要及時形成行動方案,特別是針對團隊的反饋。
例如,催化師發(fā)現有人經常在別人發(fā)言時玩手機,于是給出了反饋。然而,一段時間過后,玩手機的現象很可能會再次出現。這時再做一次反饋,就會讓學員感到厭煩。比較好的做法是反饋之后,馬上協同團隊制定一條規(guī)則:“不能在別人講話時玩手機,違者要向整個團隊繳納100元罰款。”這條規(guī)則使玩手機的行為受到整個團隊的約束。因為眾怒難犯,避免了負面行為的再次發(fā)生。
行動學習的三維反饋
一個完美的行動學習要達成三方面的目標:問題解決、個人成長和團隊成長。因此,一個好的催化師要同時關注三個方面的反饋。
針對問題的反饋
針對問題反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問題解決方案的質量和效率。主要包括針對解決方案及小組研討技巧在內的兩方面反饋。
1.針對解決方案的反饋
催化師應及時指出小組成員在解決問題方面面臨的缺陷或風險,引導小組成員形成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
通常催化師并不懂研討內容,因此,他不會介入內容研討。針對問題的反饋通常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進行的。例如:“我們找出的5個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嗎?”“這個方案實施需要4個部門合作,是否有實施風險?”“我們需要200萬的資源投入,是否有其他方法來減少投入?”這些反饋能激發(fā)團隊成員思考,以便發(fā)現方案的缺陷。
為了防止小組成員在研討中走彎路,催化師要認真觀察研討過程,一旦發(fā)現風險就隨時介入。當反饋沒有被接受時,除非催化師能提供更多的事實來幫助小組成員做進一步的判斷,否則應該接受小組成員的選擇,不要把個人意志強加給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