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機電一體化研究期待實質性突破
目前,縫制機械行業內均對新型電機產生了極大的研究興趣,其國產化趨勢也無法避免,但就當前形勢下國內專業生產電控和電機廠商的發展情況來看,專注電機的不做電控,或者一部分做電控的企業不太重視電機的創新,這使縫紉機電機行業的技術創新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因此目前電控電機領域還需進一步統一和集成,積極促成電機電控企業的合作和合伙也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為了緊跟電機電控發展潮流,把握國際技術前沿,面對國家和社會急需解決的技術和節能問題,針對縫紉機及電機電控行業的產業技術現狀,筆者認為應圍繞機電一體化產品中的“電機”和“電控”兩個關鍵性構成的結構進行深入研究。
對降低材料消耗的研究
為了確保直驅應用技術和縫制機械的有機結合,筆者認為,采用節能和伺服技術并舉,高中低三級檔并存的方式發展乃大勢所趨。
隨著我國低碳綠色經濟戰略的確立,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基于低碳技術和產品的競爭,推動綠色發展是縫制機械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對縫制機械行業而言,要發展綠色經濟,發展成為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的行業,直驅技術將是發展重點。
筆者分析,應充分利用新型材料,保證電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減小電機體積(包括:外形尺寸和長度),同時要求其具有較強地散熱性能。目前,縫制機械行業對于直驅電機有很多新的要求:1.電機體積要小,必須在縫紉機機殼較小的內腔內安裝;2.由于直驅電機的體積小,其輸出功率就相應的小,而直驅電機必須滿足一定的輸出功率才能滿足拖動整個縫紉機運作,這就要求在電機的內部結構、磁場和材料等的設計上進行一系列改進。上述兩點技術目前境外電機制造企業產品能夠適應相應的要求,但國內電機技術仍需進一步提升。
由于目前國家對電機部分重要原材料實施的宏觀調控等原因,使其價格持續上漲,更使電機制造企業內部的技術研發、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等相應成本不斷提高,導致電機生產企業在質量、品質及利潤空間上難有進步。
因此,縫制機械電機行業在做好產品的自身品質的同時,必須依靠完善的科學成本控制,確保合理的利潤空間,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對直驅應用技術的理解和研究
直驅型的電機和縫紉機主軸成一條線,通常用法蘭或軸套進行聯接,其驅動方式則不需要用皮帶進行傳遞,可有效地避免因皮帶的傳動所造成的能量損耗和“打滑”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用直驅節能電機的節能效果要比普通的節能電機節約能耗15%以上,而且設備定位更加準確,反應更加靈敏。由于直驅電機是安裝在機殼內部的,因此對電機的發熱和散熱條件都比較苛刻,這就需要電機在設計上就應考慮到在高速運轉中產生較少的熱能,同時應用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極大提高電機的散熱性能。
另外,直驅式電機率先在平縫機中應用,由于平縫機有一定的位置用來安裝直驅電機,并在速度、精度、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上均有突出表現,所以目前已經形成了產業化,并逐漸取代了傳統縫制機械。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直驅技術,主要是國內品牌的直驅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直驅技術的推廣應用后,相應的機械零配件制造標準仍沒有得到提高,造成較多的機器剪線不良、軸承彎曲和曲柄斷裂等故障現象。這就讓我們認識到,必須提高零件配件標準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電腦控制時代,直驅電機結構的采用,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縫紉機使用結構上的重大突破和基礎性工作,是形成今后全電腦、全方面、全功能、智能化控制的基礎,也為縫紉機結構集成化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今后,以結構集成化為標志的技術將成為發展趨勢,必然會將縫紉機的控制部分、驅動部分、機械部分集成在一個縫紉機的機頭內,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機器的后續安裝對技術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因使用者不熟悉機器進行不充分安裝而引發的技術故障,而且還可以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使設備外形進一步簡潔和美觀化。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