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鑄愿景——專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
3月23日上午10點,當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結束其2012年度重點工作報告時,全場代表瞬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是其當選中縫協九屆理事會理事長后第一次向全行業詳細闡述其執政行業的綱領,向行業展現其民主、開放、包容、自律的總體工作思路。針對此次理事會和何理事長的工作報告,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梳理其對行業形勢的分析預判、解讀報告中的觀點、概念,以饗讀者。
記者:經歷了2010年的形勢大好,2011年行業發展形勢如何?
何燁:2011年行業經濟運行我總結概括為四個特點。
第一,產銷增速放緩,行業景氣指數不斷下滑。2011年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643億元,同比增長16.9%。全年增長明顯前高后低,銷售的增長低于生產增長,供大于求。行業的景氣指數已經回落,利潤景氣指數下降較為嚴重。
前高后低,增速放緩的2011
第二,行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2011年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增長速度達到40.2%,遠超于行業平均的6.87%的水平;工業縫紉機出口值的增長高于量的增長16%,整機出口的單價同期增長14.82%,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自主創新成果顯著,去年新增的發明授權專利291項,其中內資企業的發明申報專利223項,占總量的77%。
第三,利潤向優勢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加。2011年,15家骨干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8.8億元,同比增長23.67%;累計銷售收入89.5億元,同比增長18.71%;累計利潤總額5.3億元,同比增長34.59%;15家骨干企業各項指標數據平均增幅均高于行業平均增幅;另外,內資企業的資產總計、產品銷售收入、銷售總額、人均產品銷售收入、人均利潤,遠遠大于港澳臺投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內資企業的競爭的比較優勢,再進一步得到鞏固提高。
第四,行業贏利能力下降、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2011年我國226家規模以上縫制機械生產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75%,而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率卻分別同比下降1.37%和17.63%,行業累計利潤總額同比自9月開始呈現負增長。226家規模企業中虧損企業1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企業,虧損金額1.4億元,同比增長179.13%,行業虧損面擴大,虧損深度加深。行業產銷增長,效益下滑,盈利能力明顯下降。 所以,行業的持續發展面臨著挑戰,增長模式值得我們深思,
內外復雜,難度提升的2012
記者:度過了前高后低的2011年后,您是如何看待今年行業發展形勢的?
何燁: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緩解,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難下,增長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主要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國際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強化。
從國內看,解決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為迫切,難度更大,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不少新情況和新問題。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困難增多,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凸顯,能源消費問題增長過快,一些長期性矛盾和短期矛盾相互交結,結構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相互關聯,宏觀調控面臨更為復雜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行業面臨著以下問題。首先,復雜、困難和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使企業做出判斷和決策的難度增加;其次,高成本約束下行業自身發展模式的變革和創新;第三,下游產業轉型升級對我行業的挑戰和機遇并存;第四,行業比較優勢的進一步確立和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最后,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戰略取向和政策措施。
從“總量經濟”向“質量經濟”轉變
記者: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及嚴峻形勢,您認為行業發展方向是什么?
何燁:行業要首先堅定發展信心,在面臨現階段的困難時期,行業和企業更需解放思想,以開放的心態去主動迎接行業調整,探索更多的思路與辦法。
為此,行業應自力更生,分類突圍。達成從“做大不贏利”向“贏利不做大”的轉變的共識,即從速度至上的“掙快錢”向經營穩健的“掙穩錢”的轉變;從“模仿跟隨”的發展模式向“自主創新”的轉變;從低成本戰略走向差異化戰略;從低附加值及產業鏈的低端競爭向高效節能自動化及產業鏈高端的延伸;從單打獨斗走向合作共贏。從而走上從“總量經濟”向“質量經濟”轉變的行業轉型升級的正確途徑。
當然,轉型升級概念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卻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先例。拋棄原有走到盡頭的增長模式,不斷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在行業中,有這樣一個企業,三十年來,沒有爭議、沒有緋聞、似乎也沒有什么熱點。但它三十年里帶動了當地地方產業的發展,不管行業形勢怎么變化,不管金融危機多么厲害,為社會創造利潤、為股東創造回報,為員工創造幸福。這就是標準菀坪縫紉機有限公司。
那么標準菀坪訣竅在哪,我給他歸納了這樣四點:專注,專做厚料機;堅持技術創新、產品升級;誠信經營,以真誠對待合作伙伴;善待員工,讓員工分享成果。這樣的企業在行業中并無轟轟烈烈、激動人心的事情,但30年走來非常踏實,這就是有價值的,值得尊敬的企業,他們講究誠實,在沒有完成任務時,不尋找任何借口,強調結果導向;以行業的價值為價值,愿意為了行業的價值暫時放棄個體一自己之利,全心全意去遵守所屬行業的價值觀念,如果行業里有更多這樣的企業,我們行業的明天就會更加光明。
信心有備而來
記者:您在九屆二次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要堅定行業發展的信心,那么您的這種信心是從何而來?
何燁:我的信心來自于我們產業鏈的競爭優勢、行業的比較優勢,以及中國市場轉型期內,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需求潛力,國家政策支持的實體經濟地位強化等,這個優勢在很長的時間里都將繼續存在。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雖然產值只有600余億,但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已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民族自主品牌的知名度、技術創新的速度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水平,世界縫機產業的發展要看中國的發展水平,也是實至名歸。中國縫機產業經過世界產業轉移牢牢抓住了機遇,已經是真正的國際化之路,面對的是一個全球的市場,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明確現階段行業發展的工作任務,我們將完全有信心從這樣一個大國做到世界的強國。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