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工業部深信鞋產品出口增長在7%以上
隨著一些鞋子生產商把印尼作為生產基地,工業部深信鞋產品出口能增長在7%以上。
制造業基礎署綜合與紡織業局長賴蒙.邦溫(RaymondBangun)證實,印尼制造的鞋產品遠比眾多國家的更好,尤其是來自東盟區各鄰國。日前,他在棉蘭稱,“我們的鞋出口增長能超過7%,因為轉移至我國的訂單很多。”他說,如今在我國設廠的國際鞋子商標,其中有Clark、Timberland、Echo和Fortuna。
從以前,印尼鞋產的強大競爭對手是,其生產基地在中國東海岸地帶的工業。然而,在該地區的工資提升,促使鞋生產商考慮把其工廠遷移至越南或印尼。
賴蒙說,從工資方面,在越南的標準工資比我國更便宜。雖然如此,在印尼的鞋業在質量方面仍占優勢。“為保證鞋產的質量來吸引投資者,須有如激勵或科技的支持。”賴蒙補充稱,由于我國民眾的人均收入提高,國內鞋產品的需求亦還很大。
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和貿易部的正月至2月的鞋產品出口額總共達5億1000萬美元,比去年首兩個月落實的5674萬美元有所降低。
出口多樣化
然而,最低限度自2009年,年度的鞋產品出口落實傾向于提高。出口提高不僅面對其它國家的競爭者,但是亦擔憂來自印尼國內產品發展的出口目的國的障礙。
除此之外,出口挑戰亦出現來自仍面對危機的一些主要出口目的國,如美國和歐洲需求的降低。隨著今年首季度出口增長的緩慢,為克服該事宜,印尼政府致力于擴展至非傳統市場的出口,藉此望能保持今年的貿易順差。
貿易部品牌與宣傳主任Pradnyawati說,貿易部與業界已和南非業界進行商業配對。在家具部門的印尼一些企業家與南非業界簽署合同。此外,北塔米納(國營石油)公司亦探討該國的潤滑油市場。2011年印尼向南非的出口額還低,僅14億美元。除了南非外,貿易部亦瞄準需要竹和藤制家具的南美洲區域的市場,例如巴西、智利和秘魯。
這一向以來,上述3國總是由中國進口,由于持續上漲的產品價格,促使他們探討與印尼的業界合作。如今已有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