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進化的哲學
在市場競爭中,品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品”強調的是品質、質量,“牌”強調的是識別形象。一個企業(yè),在形成“品牌”之后,必然面臨著選擇定位的問題。定位,首要的考慮因素,是顧客群的問題,究竟要把自己的商品賣給誰來消費。
無論一個社會的階層結構呈現(xiàn)何種模型,它都是由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構成,或者由老人、中年人、青少年和兒童構成。品牌的定位,要么有三種選擇,盯住富人的高端市場,盯住中產階級的大眾市場,盯住窮人的低端市場;要么對應不同的年齡,有四種選擇。究竟選擇何種定位?沒有誰優(yōu)誰劣的問題,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絕對民牌》這本書中,真維斯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勛很推崇吉姆·柯林斯的“抽枝和剪枝”理論:“如果你在一棵樹上添加足夠多的新樹枝,并且聰明地修剪掉枯枝,那么你可能使其長出生機勃勃的枝條,且它們極有機會在持續(xù)變化的環(huán)境下枝繁葉茂。”
真維斯隸屬于香港旭日集團,今天的市場地位與成績,正是楊勛對其“抽枝和剪枝”的結果。上個世紀80年代末,楊勛的旭日集團收購了澳大利亞品牌真維斯,1993年以“高端休閑服飾洋品牌”進入中國內地,1997年實施發(fā)展戰(zhàn)略大調整,走上“物超所值”與“名牌大眾化”的“民牌”之路。
從目前來看,真維斯的轉型,可以算是成功的,競爭對手換了一茬又一茬,獨獨真維斯越來越“枝繁葉茂”。真維斯的道路,看似走得淡然專注,卻也并不輕松,甚至有些艱難。
《絕對民牌》一書,將真維斯這個我們“最熟悉的品牌”,20年來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以案例的形式,從品牌價值、營銷理念和企業(yè)文化、發(fā)展思路、社會角色等多個角度,一一道來。讀完,不僅讓我們對真維斯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品牌,有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也讓我們陷入對品牌進化哲學的深入思考。
真維斯專注于18-25歲的消費者,做大眾買得起的衣服,如盯住人們衣柜里種類最多的一種衣服,不引領時尚潮流,只追隨時尚潮流,讓只要不是特殊場合,都可以穿,凸顯“民牌”的特色。他們在購物環(huán)境上請來日本的設計師,就算是打折的商品也會擺放得很整齊,體現(xiàn)一種時尚;顧客進店,總有歡迎,顧客選擇,總有微笑,顧客購買,總有謝謝,體現(xiàn)一種溫暖。
人們的購物心理,除了“炫耀”,就是“物美價廉”。抓住“炫耀”,是奢侈品的選擇,品牌進化的成功率會比較低;抓住物美價廉,則海闊天空,這應該是大多數(shù)品牌進化的必然選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肯德基、麥當勞就是最優(yōu)秀的代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沒有品牌建設,小企業(yè)永遠成不了大企業(yè);沒有“民牌”建設,品牌就難以見證歷史的變遷,成就不了基業(yè)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