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生育保險知識解答
有些考慮生小孩的員工一看到每月的工資單就會奇怪: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四險和住房公積金每月都扣了錢,唯獨生育保險個人繳費這一項沒扣錢,難道公司……
很多剛進入職場的女生也會郁悶:我還小呢,最近不打算生小孩,干嗎上生育保險?那些子女已經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女職工可能還會不平衡:我已經生過小孩了,為何還要上生育保險啊?男士們更是一臉無辜:我們男士也不生小孩,為什么要上這個保險啊……
看來,很多年輕的80后對生育保險知識還真是了解甚少。那么,請跟隨我們上個“生育保險”掃盲班吧。
為何工資單上沒有“生育保險個人繳費”這一項
Q:大家都了解社保上的是“五險一金”,可為什么我們單位只能給我上“四險”?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工資條,發現工資條上只能看到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每月扣了多少錢,卻沒有生育保險個人繳費這一項,看來公司唯獨沒有給我購買生育保險!我咨詢了一下相關部門,只能是單位購買,自己不能買。很是無奈!請問一下,怎么才能購買生育保險?每月要繳多少錢?
A:生育保險和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不同,其費用全部由企業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企業按照其上年個人月平均工資的0.8%繳納生育保險費,因為個人不繳費,所以職工的工資條里面沒有生育保險扣款這一項。
生育保險是由企業按照其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的,跟個人沒有關系。所以說,買不買生育保險跟個體員工或已生育的女員工沒有直接聯系,只能說他們有可能享受不到這項待遇。企業不論男女職工比例多少,按照統一費率(最高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1%)由企業繳納生育保險費,建立生育保險基金。職工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個人不用繳納保險費。
未上生育保險的不能用醫療保險報銷相應費用
Q:我們符合參加生育保險的條件,但是單位卻沒給我們上這個保險,請問我該怎么辦?是否單位未幫職工購買生育保險,職工在生育時能使用醫療保險進行報銷相應費用嗎?
A:生育保險是一種強制性社會保險,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五險”之一,它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一樣,都是單位必須給員工辦理的一種社會保障。如果員工符合生育保險的參保條件,單位沒有為其辦理參保手續和繳費,員工可以向所在區縣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為保障員工權益,政策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未按規定及時為職工辦理參保手續或未足額繳納費用的,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有關費用要由用人單位支付,且支付標準不得低于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如果員工符合參保條件,但是單位沒有為員工參保,那么員工生育所發生的費用就要由單位來承擔。這些費用包括產前檢查費、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等。所以對于單位來說,不給員工上生育保險,就要自行負擔員工生育所要享受的待遇,得不償失。
特別提醒:單位若未幫職工購買生育保險,職工在生育時是不能使用醫療保險進行報銷相應費用的。因為,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是兩個不同的保險,職工在生育時出現其他并發癥需要正常治療時,才可以使用醫療保險。
為何男性、“丁克”、 已育者也要強制參保
Q:男性不生孩子,為何要要強制上生育保險?每月要交多少錢?是不是考慮到妻子沒有生育保險,可以把男士的生育保險待遇讓妻子來享受? 丁克一族或是已經生過孩子的,是否可以不參加生育保險?
A:生育保險是一種強制險,符合參保條件的必須參加。也許很多人一生都用不上這個保險,比如說不打算生育的“丁克”一族,或者已生育過的,特別是很大一部分男同胞。但是我國制定生育保險政策的出發點就是為了體現社會對女性的關愛,維護女性的權益,所以強制一些用不上生育保險的人也要參加生育保險,他們的繳費很大程度上是為維護女性權益作貢獻了。不過因為生育保險費是由單位繳納,個人無需繳費,所以生育保險對個人并不會造成經濟負擔,大家不用擔心。
不過,目前政策規定,參加了生育保險的男職工只能自己享受待遇,妻子生育應該享受妻子本人的生育保險待遇,如果妻子沒有生育保險的,目前還不能由男方的生育保險代為支付費用。
特別提醒:男性雖然不生孩子,但男性也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險的相關待遇。比如,男職工享受晚育獎勵假的,就可以享受到獎勵假津貼。津貼的計算方法跟女職工的生育津貼一樣。除了津貼之外,男職工的計劃生育手術費也是可以通過生育保險基金報銷的。
生育保險按屬地原則組織,外地戶口不上這個保險
Q:針對男士、丁克、已育者,國家政策都要求強制上生育保險,為何我們單位只給本地戶口的職工上了生育保險?我是外地農村戶口,生小孩時希望享受與北京本地戶口員工一樣的生育保險,可是公司卻拒絕了,說是我們幾個外地戶籍的不具備參保資格。那我們若要在現在的企業工作期間生小孩,是否就不能享受國家的生育政策?
A:《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規定,本辦法適用于城鎮企業及其職工,而且生育保險按屬地原則組織。以北京目前政策的規定為例:生育保險的參保對象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鎮各類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職工。如果是外地戶口的職工,取得了市人事局簽發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也應當參加。目前生育保險還沒有向非北京戶口和沒有北京工作居住證的職工放開。
但這些人員的生育待遇也不用擔心,按照政策規定,目前未納入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參保范圍的職工的生育待遇,由用人單位按照《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和《關于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等有關規定支付費用。
特別提醒:在職介存檔靈活就業人員因為沒有單位,目前也不能參加生育保險。但是靈活就業者如果在市、區縣職介中心、人才中心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那么其發生的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可以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保險基金支付產假工資
Q:參加了生育保險都能享受到哪些待遇?
A:通俗地講,生育津貼就相當于生育保險基金,也就是給女職工支付生育期間的工資。因為女職工生育期間要休產假,單位可以不支付其間的工資,這期間的工資就由生育保險基金來支付。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如果生育津貼低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間應享受的個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企業必須補足。如果生育津貼高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間應享受的個人工資標準的,企業必須全額發給個人。舉例來說,一名女職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她生育后休了90天產假,那么她在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就是3000元,除以30再乘以90,得出她的生育津貼就是9000元。
此外,參加了生育保險的女職工,還可以報銷其產前檢查費、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因生育過程中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藥品費。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計劃生育實施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流產術、引產術、絕育及復通手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特別提醒:所有的報銷均不含有嬰兒的費用。
生育保險對于生育醫療費是全額報銷, 但有其定額和限額
Q:聽說生育保險對于生育醫療費是全額報銷的,不設起付線。這是不是說生育醫療費用花多少就能報多少?如果不是的話,生育保險對于生育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是多少?報銷起付線是多少?
A: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不同,醫療保險強調的是個人少量負擔部分費用,有一部分自付金額,但生育保險對于生育醫療費是全額報銷的,不設起付線。但這并不是說生育醫療費用花多少就能報多少,生育保險對于生育醫療費用的報銷采取的是定額和限額報銷的辦法。比如產前檢查的標準是1400元,剖宮產伴其他手術醫療費,三級醫院是4400元,二級醫院是4200元,一級醫院是3800元。這些標準是可以保障生育過程中的基本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項目支出所需的花費,能夠滿足女性生育期間個人需要的所有醫療費用支出。
特別提醒:生育醫療費用并不是花多少就報多少,如果參保者堅持選擇特需醫療等價格高的特殊服務,那么高出基金支付標準的費用就要由個人自付。
產假期基本工資與生育津貼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Q:因為公司在本人休產假期支付的基本工資與社保局補償下來的生育津貼費有個差額,本人認為公司應該將這個差額歸還本人,但是公司人事部給予的回答是:因為本人在休產假期間已支付了基本工資,并高于勞動局規定的最低薪資標準,故社保補償下來的生育津貼費歸公司所有,只將營養費發放給本人。請問,公司這種做法合理嗎?
A: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實際工作中,企業給與女員工產假期間工資與生育津貼發放可以有如下兩種操作辦法:
(1)女職工產假期間先行發放產假期間工資(就是固定工資部分,不含獎金和與工作有關的補貼);待生育津貼申領到賬后,進行對比:如果已發工資低于生育津貼,那么將差額部分一次性補發;如果已發工資高于生育津貼,那么不再補扣差額部分。
(2)先計算能夠申領的生育津貼,從財務借款發放;等到申領完畢后社保支付生育津貼沖抵借款。同時,應該將產假期間工資與生育津貼進行對比,補差發放。
不過,以上兩種方式,都是采取先發放的方式,因為如果等到生育津貼申領下來才發放,女職工將有幾個月領不到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