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細節”影響童裝出口不容忽視
近日,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發布第十七周報告,通報9款原產地為中國的兒童產品存在安全風險,主要表現為嬰兒服胸前的裝飾性石頭、腰部繩結、抽繩等問題,不符合歐洲標準EN14682要求。
目前,歐盟對進口兒童服裝實施限制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愈加嚴格,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歐盟貿易保護主義也進一步加劇。因此,企業必須關注“細節”問題,切勿因小失大。
EN14682規定了14歲以下兒童服裝上繩帶的安全要求,其中包括紡織或非紡織材料的繩索、鏈帶、條帶、細繩、狹條和塑料繩索等。同時,每一年齡段(0~7歲幼童和7~14歲大童)的服裝都需進行獨立的風險評估,主要對套環位置、圈環長度、粘合扣和拉鏈頭長度等作了明確規定。如0~7歲幼童服裝頭部和頸部區域不允許有任何束帶或繩索,可調節搭襻的長度應不超過7.5厘米等。
分析發現,被歐盟通報的產品存在款式多、品種多、批量小等特點。對此,檢驗檢疫部門對企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吃透進口國的法規和標準要求,把安全隱患控制在設計、選材階段,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發,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在注重產品外觀、款式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內在品質,增強出口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