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管理預算
-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關系到企業未來動態的成功與否,好的全面預算管理一般分為八個部分。
一、明確組織機構
預算管理的組織機構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和保證。組織機構的設置包括各預算機構的設置、各機構的職能、責任單位的劃分、企業相關部門的職責。
二、建立程序和流程
在對企業的管理、業務、財務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設計全面預算管理解決方案的各個流程。預算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確責任中心的權責、界定預算目標、編制預算、匯總、復核與審批、預算執行與管理、業績報告及差異分析、預算指標考核。
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依據預算管理的原則、方法、流程和程序編制企業的預算,實施預算管理并依據預算對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落實了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和目標,簡化各項支出的審批程序,增加了決策的效率,使企業具有更強的適應市場的能力。
四、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系統
企業的內部管理系統不僅強調流程的管理,更加注重量化各項指標,特別是對財務狀況影響重大的指標,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就能夠達到這項要求。成本、費用與相應的成本動因相匹配,使成本與費用的支出更加合理,財務部門監督與信息稽核更加有依據,同時也減少了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矛盾。預算為企業績效考核提供了依據,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和薪酬體系。
五、樹立全面預算的基本觀念
1、整體觀念
預算編制以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和企業在各具體方面的基本策略為編制原則。以調整以后的組織架構、明確的部門職責分工和權限劃分以及完善的工作流程為基礎。
2、全面觀念
各部門在編制預算時以公司的經營目標為最終目標,以資金預算為編制的基礎。各部門的預算必須與其他部門相互配合,明確相互之間的權責關系。
3、計劃觀念
以各部門的各種計劃為基礎,包括各部門的工作計劃、采購計劃、業務發展計劃、專項計劃等。預算是工作計劃的量化體現,同時也促進工作計劃目標明確并且相互銜接。
4、責任觀念
各部門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編制預算并認可公司正式下發的整體預算,負責本部門的預算執行和控制。財務部匯總各部門的預算,編制最后的預算報表,負責上報及下發整體預算和執行中的各種分析報告。稽核部根據預算的執行狀況和其他因素組織進行績效考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