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價虛高緣由:渠道費用零售環節疊加
大商場里的皮鞋,售價動輒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其實際成本只占14%。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對眾多消費者而言有些“意外”,但對業內人士來說,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專業人士細算皮鞋賬
成本僅為零售價14%
漢正街的大興路是華中地區知名的鞋類商品批發市場。這里的批發商,一頭連著廠家,一頭連著零售商,他們對皮鞋的價格情況比較清楚。
中國馳名商標“科王”的湖北總經銷李銀華說,總經銷環節的毛利約有10%。他以一款男士皮鞋為例介紹,廠家的實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人工費用,下同)約為90元,給總經銷的價格約為100元;總經銷批發給客戶的批發價約為110元,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0%。
類似說法在大興路華森鞋城經營戶劉勝處得到證實。劉勝4日介紹,漢正街的批發商一般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銷售中低端皮鞋進價一般三五十元,按加價10%計算,每雙鞋加價3-5元;零售商零售時,會在批發價基礎上翻一番甚至更多。
以店內一款品相尚可的女士皮拖鞋為例,劉勝講述了它的“漲價之旅”:廠家的實際成本約為45元,發貨價(從重慶發往武漢)為53元,到漢正街的價格為54.5元(物流成本約為1.5元/雙);市場批發價為60元,零售商的零售價多在120元以上。
從2000年開始做皮鞋生意的江華東,目前在“皮鞋之都”溫州設有工廠,在漢正街有批發店,在武漢及周邊有直營店和加盟店100多家,對皮鞋的價格情況異常清楚。據其介紹,在生產、批發(有的二級或以上)、零售等環節中,加價幅度最大的是零售環節。
“超市零售價普遍比批發價貴1-3倍,大商場零售價格是批發價的3-5倍。”江華東介紹,大商場里的品牌皮鞋,以一雙零售價格500元左右的鞋子為例,其批發價為150元左右,出廠價為125元左右,而實際成本估計只有80元左右;一線著名品牌皮鞋的價格形成之圖則為實際成本為90元左右,出廠價約150-160元,批發價為200元左右,零售價多在700元-1000元之間。
以武昌某寫字樓白領小章在商場花558元購買的一款打折后的品牌皮鞋為例,江華東對其實際成本進行了詳細分析:皮面33元(約1.6尺),鞋底12.5元,中底和皮墊3.5元,噴光2元,人工費16元,紙包裝和手提袋4元,以上合計71元。“滿打滿算,實際成本不過80元就按80元計算,也僅為零售價558元的14%。
武昌東亭小區內“李記皮鞋店”的李師傅做皮鞋十年,一直開店自產自銷,對鞋類的成本構成非常熟悉。記者6日向他求證時,他贊同江華東的成本核算辦法,對其結果也表示認同。
-
- 確定